作文指导 手机站

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范文(精选10篇)

时间:2023-10-23 12:53:41 作文指导 投诉建议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范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1

作文题:以“学会________”为题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内容真实,思想健康,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无错别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1. 学会珍爱自己

在“”时期,有位年轻的女音乐家下放到农村干重活。开始她每天以泪洗面,痛不欲生,后来,她渐渐改变了。几年的苦难没有给她留下任何痕迹。人们问她为什么,她笑着说:“很简单,因为我每次割稻都是按4/4拍割的。”

女音乐家之所以能拯救她自己,正是因为她学会了自爱。珍爱自己,不是要对自己溺爱放纵,而是在困难面前不自暴自弃;在选择面前不鲁莽退缩;在失败面前不怨天尤人。学会珍爱自己阴霾的天空才会变等晴朗,曲折的道路才风云变幻变得妙趣横生。

学会忘记过去的痛苦,正视前方,这是珍爱自己;学会在鱼翅与熊掌不可兼得时放弃,这是珍爱自己;学会宽容别人的过错而不斤斤计较,这是珍爱自己;学会在大千世界中慎重选择自己所要走的道路,这也是珍爱自己……,美国著名的资本家洛克菲勒年轻时拼命追求金钱,虽然在商界取得成功,可他的生活枯燥乏味,身体也每竞愈下。在晚年时,他退出了生意场,在家中与子孙享受天伦之乐,还经常参加慈善活动,平时只有在大赚一笔后才会出现的笑容,现在时时挂在他脸上。洛克菲勒学会珍爱自己已经很晚了,但他仍获得了很多裨益,不像有些人一生也无法领悟这个道理,在人生的旅途中感到的只有疲倦和劳累。

学会珍爱自己,这绝不是自私,而是为自己找一条正确的道路,为自己在风雨中撑起一把伞。没有淋过雨的人,不会知道撑伞的好处,同样“学”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学会后就受益非浅。

学会珍爱自己,才会珍爱生活。眼前的一切才会变得绚丽多彩。

2. 学会异想天开

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我们年轻的心要装载的很多,学会学习,学会休息,学会面对挫折学会享受生活……但是,请别忘了年轻的我们的一堂必修课——学会异想天开。

如今,异想天开被人们过多地充斥了狂傲的味道,面对着“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聆听着老师们“只许这样,不许那样”的训斥之言,异想天开几乎成了我们不可触及的禁地。当一个新奇的想法从脑袋里蹦出,一句简单的“异想天开”就会将它绑了块大石头沉入深海之底。

难道我们只能墨守成规,只能怨天尤人,只能对那些固有的说法一味盲从?不,我们不需要一群只会点头称是的胡涂虫,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簇,我们的建设事业需要这样的一种异想天开!

谁说异想天开注定只会是异想天开?不,看看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吧!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被封建教会奉为不可撼动的真理,是哥白尼“异想天开”地提出“日心说”,开创了一片天文科学的新世界。中国的“贫油论”让中国默默忍受了进口洋油的不公正待遇,是李四光“异想天开”地进行地质研究,发现了我国丰富的石油宝宝藏。一个世纪前,“嫦娥奔月”只被当作一个“异想天开”的美丽神话,而现在,人类已能站在月球向着地球微笑。看着今日愈发繁荣的香港澳门,又有谁还会去质疑邓小平爷爷“异想天开”而得出的“一国两制”。在建国初,又有谁不会认为祖国有今天这样的繁荣是“异想天开”呢?然而事实上,中国已屹立于今日的世界之林,沉睡的雄狮觉醒的声音已威震四方。

异想天开不是错,我们人人都应该学会这样的一种异想天开,虽然我们的异想天开很有可能成为人们不屑一顾的茶余饭后的笑料,但难说它不会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2

有关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考生立意、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加以限制,既可使评分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半命题从本质特点上讲,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学生。

其结构形式有如下几种:

1、补前半题:如《我的梦想》;

2、补后半题:如《告别》;

3、补中间部分:如《给的一封信》;

4、补首尾部分:如《,别再让我》。

另外,还有补正标题的或补副标题的。

写好半命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读懂题目,对题目做适当分解。

一般来说,一道作文题可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三部分。当然,并不是每道作文题都有这三个部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试题的各个部分组成进行准确、细致、全面的审查。只有这样,在行文时才能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表述,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在___中成长》,作文题给出了填充处可供选择的四个词语(幸福、快乐、竞争、挫折),而且规定填充处只能从中选出一个,不能超越这个范围,有的考生没有注意这个要求,选择了其他词语,就会轻易地丢掉不少分数。

二、在分解题目的基础上,要从上述三方面寻找关键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试题中的重点,文章该写什么,甚至该怎么写,都可以从这个词中看出。如福建卷《这也是一种》,题目中的“这”显然是关键词,它是指示代词,指代比较近的事和物。比较近,就暗示你所写的要突出真实、真切之感,最好是写你自己的感受。把“这”字替换一下,就可以明了写作的内容——如失败、挫折、平凡、缺憾等。另一个关键词是“也”,“也”表示同样。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作者个体独特的理解、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认识的转变,你可以不交代这个认识的变化过程,但要有体现“也”字的点题。再如作文题《我终于》,有的考生对“终于”两字视而不见,所写作文只有“终于”产生的结果而没有写“终于”之前的经过情况,这样,就偏离了题意。我们在拿到题目后,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如:“善待(亲人、生命、自己……)”,从这个题目现有的文字部分即可看出,“善待”即好好地对待的意思,“善待”的对象可以是亲人、生命、自己……也可以是你觉得应该好好地对待的人、物或精神、品质等。再如:“讲给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位即可。

三、要补好文题。

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便正确定向下笔。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易于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我和(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考虑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如“珍惜所拥有的”,文题对记叙、议论或书信、日记几种文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抓住一种文体,补题时应扣住文章体裁和写作对象。上文若写记叙文,则可补上母爱、亲情、友谊等;若写议论文,则可补上青春、生命、智慧等。当然,题目要求中如果有文体限制,就必须按文体特点来补题。如果是“文体不限”的,就要结合自己的写作特长将题目补全,一旦你选择了某种文体,就必然要接受该文体的制约。

3、符合语法逻辑。即补充部分与给出部分在语法上要搭配得当,不能有语法错误,并且符合生活哲理。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例如:《我明白了》,此题要补充的应该是一个什么道理,或者某人所说的话的意思,如“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是符合语法的,但如果补充成《我明白了唱歌》,就不符合语法了。又如《我第一次》,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

4、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如“___的滋味”,就有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打麻将”、“抽烟”、“喝酒”等词语,让人瞠目结舌,甚为困惑。因此,写作时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标新立异,填写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而应填写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

5、避免雷同。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制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补题雷同。尤其是传统题材,补题雷同的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更是突出,写的作文“撞题几率”也相当高。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补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一件事》等,由于平时习作中多出现类似的命题,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一件事”是“难忘的”;写《当我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试想,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补题,怎能不出现补题雷同的现象呢?

6、不能过大。像《走近》这样的题目,学生经常会把题目拟得过大,难以写出情真意切的佳作来。如果把题目补为《走近科学》、《走近自然》、《走近名著》,对于这样大的题目,文章容易写得空泛、笼统,难以写出真情实感。所以,在补题的时候尽量把题目具体化,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例如补为《走近姚明》、《走近大观园》、《走近诸葛亮》等,这就具体得多,就能用真实的生活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

20全国高考出现了两道半命题作文,一个是福建卷的《这也是一种》,一个是湖北卷的《站在门口》。半命题作文一直是中考作文长久不衰的一种命题形式,但在高考领域却长期被人们冷落,近几年的高考命题都没有涉及。作为自主命题走在全国前列的福建省和湖北省,今年终于勇敢地吃了“半命题作文”这只“螃蟹”,引领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潮流,具有拓荒性的意义。

四、要选好材料。

补好了文题,也就成了命题作文了,那我们就要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对已经补好的文题进行审题,审人称、审体裁、审题眼、定选材范围。要将选择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五、要有好的开头,扣题的结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要能抓住人心,吸引读者往下读,分数也会有所提高。半命题作文如果没有结尾会让读者感觉文章没写完,所以结尾也是作文的关键。开头和结尾可用同一语句或同一风格(如排比句、带哲理的议论等)来写。

六、要有个性、亮点。

有个性、亮点,才是有创新的文章,也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标题追求“眉清目秀”,注意色彩的点染,动态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情节追求“一波三折”,采用误会、陡转、巧合设置波澜;语言追求“文采动人”,锤炼词语,变换句式,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等。

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3

浅谈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把风筝放飞在蓝天下――浅谈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中学 孙秀启 张明燕

从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来看,半命题作文已成为一个命题热点。仔细审读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可以发现标题作文(含全命题和半命题)已稳坐“老大交椅”。现在我们重点谈谈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攻略问题。

一、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半命题作文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把风筝放飞在蓝天下”就是对半命题作文生动的比喻。半命题作文形式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还便于教师客观公正地评分,因此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二、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

半命题作文是全命题作文的“前奏”。从某种意义上讲半命题作文的应考技巧就是将半命题变为全命题的“补题”技巧。补题是半命题作文构思的预热与启动,补充一个字一个词,貌似简单,但其中颇有奥妙。下面,我们就专门来谈谈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

1.要诀一:求准确

补题之关键在于审题。审题要准确,即符合要求、切中题旨准确是前提,拟题不准,全盘皆输。所以补充文题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便正确定向下笔。补题前准确理解已给文字的含义十分重要,千万不能匆忙补题而置审题于不顾。求准,首先就是要准确把握文题中的关键词语,也有人称之为“题眼”“题魂”。如20山西卷中考作文题“ 魅力”或“魅力

”,该题中的“魅力”即是“题眼”。“魅力”是一种很能吸引入的力量,它既有形又无形。如自然的魅力在于巧夺天工,引游人如织,这是有形的魅力;人格、友情的魅力在于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这是无形的魅力。在具体补题行文中,不能只是浅显地把魅力理解为招人喜爱、给人以愉悦感,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能深刻挖掘才好。求准,还须把握题中已有的修饰或限制性词语,既便文字中的副词也不能忽略。

2.要诀二:选取熟悉的内容材料

补题时,考生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并有利于自己发挥的内容材料来写。因为补题的巧与拙,将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败和文章品味的高低。例如:年河北卷作文:“我与 的亲密接触”,补拟这道题时,考生可以选取自己熟悉的一个人或一本书;当然也可以从无形中选,如一种情感,一种认识等感悟;可以是一种现象,可以是一个景点,一种行为……考生应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结合自己的熟悉程度与自身写作的特长,以“内容熟”为考虑的重点。

3.要诀三:开口角度宜小不宜大

为了容易入题写作,开口宜小不宜大,否则将陷入空泛的泥潭。考生要善于从某一侧面人手,从某一具体情景、具体人物、具体场景人手,让内容真实。()如2012年四川南充市中考作文题:“爱在 ”为题写一篇作文。有的考生补成“爱在生活中”“爱在亲情”“爱在节日”等,这些文题太大,直接导致考生难以入文写作。若拟成“爱在妈妈的唠叨里”“爱在老师的`目光中”,由于开口小、又具体,这样才容易写成功。

4.要诀四:求巧妙

补题要巧,这个“巧”有两个含义:一是“新巧”;二是奇巧。“新”与“老”“旧”相对;“奇”与“俗”“庸”相对。如2012年辽宁省中考作文题(二):在 中起飞。

“起飞”的原意是“开始飞行”,引申开来就是“觉醒”“崛起”“奋发”等意思,主题是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另外,“在 中”这个句式要求考生在行文时要结合在横线上所填的内容,展现出“起飞”的动态过程。在补题时一定要慎重,过于“俗…‘庸”可能不会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如拟成“在挫折中起飞”就很大众化,给人“庸”感。有个考生把题拟成“在黄昏中起飞”就有新巧之感,阅读者会生疑――怎么在黄昏中?原来小作者写的是爷爷旅游归来后立志跟孙子学电脑的故事。可谓选材新颖,独树一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半命题作文写作注意问题

1、仔细审读题目,领会命题意图。(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俗话说:“锣鼓听声,听话听音。”中考命题者总是从新课标、教材、《考试说明》等出发,巧妙拟制文题,从某个角度去考查考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为此,考生必须学会细致审读题目,领会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从而把握作文的主题、选材、范围、结构等。

2、按照“宜小不宜大”原则补好题。详细内容在上文中阐释了,这里不再重复了。

3、调动积累,精选素材。补好了文题,也就成了命题作文了,那我们就要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对已经补好的文题进行审题立意、取材布局了。要充分利用自己积累的素材库,将符合题意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4、巧妙构思。文章的构思,就像盖房子的蓝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好坏与成败。因为标题作文相比其他题型显得严一些(即范围窄一些),因此要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在构思上下工夫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5、要有个性、亮点。有个性、亮点,才是有创新的文章,也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4

一、技法指导

半命题作文写作,除了要遵循写作的基本程序外,关键在于运思在先、高明补题。半命题作文的补题貌似简单,但内中颇有奥妙。如何把半命题变为便于自己发挥的命题,是一种“秤砣虽小压千斤”的高层次构思技巧。从某种程度上说,所填文题的巧与拙,将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与败和文章品位的高低。因此,掌握了补题技巧,写作时才会像庖丁解牛那样,做到游刃有余。

补题时最好以写“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闪亮登场,抢人眼球。总之一句话: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把半命题变成自命题。具体操作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充分吸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定文章的写作走向。命题人往往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展示一些信息,我们要认真地领会和推敲。

①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从而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例如:在审读“ 是一把双刃剑”时,先要把握“双刃剑”的喻意,然后明确其适用范围一般是指众所公认的“好事物”,用其正面、有利的一面而消除其副作用或负面影响的一面。据此,“年轻”、“科技发展”、“大众传媒”、“互联网”可以补入题内,而“毒品”、“地震”这些众所否定的事物就不在“双刃剑”之列。

②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瞬间或久远等等。例如:在审读“第二次 ”时,我们要明白命题人旨在引导考生从独特的角度关注自己的个性生活体验,告诉同学们“第二次”同样值得留心。所以,写作时我们要以第一次为铺垫,突出 “第二次”的独特感受,描绘生活,写出真情。

2、要切中题旨文意,暗合命题要求。命题人总是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紧扣教材,巧拟文题,从某个角度去测试考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把握作文的主题选材范围、结构等,以利正确定向下笔。例如:审读“我学会了 ”时,我们要注意文题中“学会”一词虽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连上前面的 “我”,渗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激情。如果你补上“骑车”“烧菜”“打球”等,补题虽正确,但流于一般;如果你补上“打牌”“赚钱”“吸毒”“吸烟”等,则补题错误;如果你补上“讲文明”“自卫”“珍惜时间”等,那补题深刻,题旨凸现。

3、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突出个人感受最深的材料。众所周知,我们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记自己熟悉的事,谈自己熟悉的问题,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才能写出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好文章来。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文题与自己熟悉的内容对接,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把作文引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境地。例如:在审读“我 同桌”时,补题一定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如果同桌是新来乍到的。交往不多,可补“的”,以便从旁观察描述;如果与同桌交往频繁,时有冲突。补“和”为宜,以展示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形象;如果对同桌的某一印象和某种感情强烈,不妨选补“敬佩”“恨”“同情”“羡慕”等。

4、力求创意新颖,又符合情理、逻辑。补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让人看后为之一震。要想补题富有新意,一要善于多向思维,让思维的触角伸向不同的层面;例如:在审读“我因 而自豪”时,我们要紧紧围绕“自豪”这一主旨,进行多向思维,扩宽取材的天地。具体来说,可以按照“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这个体系由此及彼,把思维发散开去。从自身考虑,可以着眼于自尊、自信等;从家庭考虑,可着眼于父亲、母亲等;从学校考虑,可着眼于母校、班级等;从社会考虑,可着眼于国家、时代等;从自然考虑,可着眼于物产、山河等。二要把握好题目的引申含义,学会从深处补题,巧妙以大化小。例如:面对“ 的滋味”这一文题时,如果不加思索,匆匆补上“咖啡”“芒果”“黄瓜”“肯德基”等,而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意,掘而深之,补上“打工”“得奖”“当班长”“坐后排”,则既深且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写出“作弊”的心惊肉跳,“说谎”的惶恐不安,“被炒鱿鱼”的憋闷委屈,那文章的新颖度、吸引力就不同凡响了。

半命题作文要想获得高分,拟一个既切旨、切题,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题至关重要。拟题方法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具体事物拟题法。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 ”,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又如“当我面 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

2、抽象事物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如“当我面对 的时候”可以补上“虚荣”,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也可以补上“唠叨”,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

3、特定情景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文题“我好想 ”补上“再看你一眼”“我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文题“当我面对 的时候”补上“心灵的抉择”“寒风凛冽”,文题“我梦见 ”补上“范进参加中考”“妈妈下岗”等,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 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也可采用特定情景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另外一种奇妙的效果。

4、特殊符号拟题法。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文题“当我面对 的时候”我们可以拟“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拟“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拟“当我面对‘1’(哆)、‘2’(来)、‘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立音乐的感悟。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总之,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追求的同样是务求准确、生动而有魅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文化知识,正确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提示、“另一半”导引的内涵,并且掌握一定的拟题技巧,就能拟出让评卷老师“怦然心动”、击节叫好而一见钟情的好标题。

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5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半命题作文

1.半命题作文解读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只提供一个不完整的题目,由学生将题目残缺的部分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它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把风筝放飞在蓝天下”就是对半命题作文生动恰当的评价。半命题形式既便于考生放飞个性的“风筝”,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还便于教师客观公正地评分,近两年来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2.写作指导

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把握“一半命题”的权利与空间。半命题作文的补题看似简单,但个中颇有奥妙。如何把半命题变为便于自己发挥的命题,是一种“秤砣虽小压千斤”的高层次构思技巧,只有掌握了补题技巧,写作时才会像庖丁解牛那样,做到游刃有余。

(1)填题,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半命题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残缺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有用的信息。

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传递信息:①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②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③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④标示一定的载体。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如“我这个_______迷”一题,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题首的人称词“我”,表明文章的“量”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我”,局限于“我”的一种兴趣爱好。至于这种如醉如痴迷恋的对象——载体,题目有意空缺,留给学生自主定夺,填之而出。

再如揣摩文题“_______之风不可长”隐含的信息,次第抽出:

类:“不可长”一语,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质:“……之风不可长”,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激浊扬清,此乃本文宏旨。

量: “之风”是偏正短语的后肢,前面填充后,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中的一种。

载体:用空格隐去,由学生自揣自定,学生大可从“我”出发,为我所用。

(2)填题,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

“在_______面前”是前几年湖北省的高考题,稍一端详,可知文题是一个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为何以态势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让思绪驰骋,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文题,其初衷是要学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造成特定的氛围,让生活中某一人(或数人)置于其间,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种环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钱、鲜花;也可能是无形的,如威胁、困难;可能是惬意的,如奖状、成功;也可能是恶劣的,如挫折、歹徒。运思到这个程度,就不难通过填充题,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为构思中的人事创下典型的环境,从而有力地刻画人物形象,凸现文旨意念。

面对这一文题,有的学生无视命题,随意填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在校门面前”,如此,也能行文,但陡然增大了深层构思的困难。前一题除了点明兄弟(兄妹)关系外,很难形成对立、映衬关系;而后两题只是点出了人事发生的地点,除此,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的匠心与要求。

(3)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

如“_______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长大”怎样理解。对“长大”一语,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一是增高长重(一般生理现象);二是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三是学业(事业)有成(有为)(社会现象)。对三者运思比较,可以断定,按第一种含义填题,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那么,题中的空白是不是只能填写人称呢?不一定,抓住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又何尝不可填写动物、植物或静物呢?如生物小组的良种兔、种植小组的新种瓜、校园内外的共青林,可透过这些特指的物体增高长大,曲折地反映出科学少年、时代小主人的茁壮成长,迅速成长。

又如文题“我学会了_______”,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应仔细琢磨了。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与本领,连上前面的“我”,渗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激情。对题旨揣度有高下,填题也就有优劣。如:

“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填题正确,流于一般。

“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自卫”“我学会了珍惜时间”——填题深刻,题旨凸现。

“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赚钱”“我学会了吸烟”——填题错误,题旨走穴。

(4)填题,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加以充分利用,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且看“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_______”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中储存,就要慎选。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力戒之,可填“鞭策”。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启迪”。一学生在校运动会3000米赛跑中不支落伍,是班上的拉拉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力量”。

又如“我_______同桌”一题,题目已经限定了载体,如何填充为好,仍视素材而定。如果同桌系新来乍到,虽印象鲜明,但交往很少,可填“的”,以便从旁观察描述。如果与同桌交往频繁,碰碰磕磕,时有冲突,填“和”为宜,以展示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形象。如若对同桌的某一印象和某种情感强烈,不妨选填“敬佩”“恨”“同情”“鄙夷”等。

(5)填题,要力求创意新颖。

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使题与文,让人触读后俱为之一震。这,主要讲究填题的深加工了。

一组中学生面对“我生活在_______之中”的半命题,有如下填题,试作比较:

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

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常,流于一般;

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发人警醒;

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象,深邃出格。

题面的新与俗制约文面的新与俗。

(6)填题,要符合情理、逻辑。

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

如“我第一次_______”,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变换一下,选填印象深刻的“第一”,如“上学校”“登台演戏”“领奖”“下水”则浅,因为这一类“第一”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运思,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则文旨文趣当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于逻辑,不违情理。

填题运思应当谨记: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巧而伪是不足取的。

总之,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追求的同样是务求准确、生动而有魅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文化知识,正确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提示、“另一半”导引的内涵,并且掌握一定的拟题技巧,就能拟出让评卷老师“怦然心动”、击节叫好而一见钟情的好标题。

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6

补题虚空浮泛、大而无当,是半命题作文高发的“写作事故”。因为题目越空泛,相应的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自然就越大。半命题作文命题中设置的思维空白,为考生展开自由联想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可补入空白处的词语很多,一些考生往往就拿捏不准。如“精彩——(一幕、瞬间、人生等)”,按说以提示语中的“一幕”“瞬间”入题,也非常不错。然而,有考生为了“创新”,将文题补成“精彩世界”“精彩世纪”之类。范围越扩越大,文题越变越虚,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大而空、虚而浮,事与愿违。

因此,要写好半命题作文,最好“小口径切入”,题目不要补得过大。如写作“拥抱

”,很多考生如此补题——“拥抱地球”“拥抱美德”“拥抱生命”,等等。这样的题目不是不可以写,只是它们涵盖范围过大,写起来较难把握,容易流于泛泛而谈。如果将“地球”缩小为“绿地”,将“美德”缩小为“宽容”,将“生命”缩小为“青春”之类,写作起来,可能难度会小一些。

有一种以具体事物人题的补题方法,可有效地缩小写作范围。如“我好想——”,很多考生就采用此法,拟出了“我好想栽一棵苹果树”“我好想去草原”“我好想拥有一间书房”等范围具体的文题。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7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一种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的作文命题形式。下面就“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的话题,谈几点看法。

一、半命题作文的特点

1.半命题作文是全命题作文的“前奏”。

从内容来看,半命题作文关注学生的个体生活体验和发展,重视对人生的思索,聚焦社会现实和对历史的反思。

从形式上看,有两种命题模式:一是题目独立出现。如:“我们的名字叫 ”。二是题目与提示(导语)相结合的形式出现。如:“生活需要 ”,前有温馨提示:“生活是七巧板,其中蕴涵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痛苦,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的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后有可供选择的词语:“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这些提示,使考生进一步扩大了创造的空间,实际上已经把半命题作文和全命题、话题作文的距离拉近了,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文章来。

半命题作文是全命题作文的“前奏”,因为半命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在半命题作文中,命题者留下了一半的“命题”空间,由考生发挥,而当考生补题完整后,即为“全命题作文”,一些要求与技巧亦与全命题无异了。

2.半命题作文较之全命题作文的优势。

半命题作文介于全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既有“命题”部分所体现的限制,不能漫无边际地信手写来,如:“我们的名字叫 ”,原题中的“我们”即是一个限制,要求反映的是群体的共同特征,而不是个体特征;又具有话题作文的部分开放特征,横线上的内容完全可以由考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自我情感生发的需要来拟定,千人可有千面。

总之,半命题作文体现了自由与束缚的统一,限制与开放的融合。这种命题形式的出现,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以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更便于发挥考生的个性。

如:“美在身边”与“美在 ”相比较,后者不仅可以在横线上填写“身边”,也可以填写“心中、梦中、鬓边、书海、交流、竞争、奉献、绿叶、唐风宋韵、回忆、友谊、思考……”等词语,在可虚可实、可大可小、可近可远之中进行选材、立意、构思,作文自由的体现和个性的彰显不言即明,考场作文“千人一面”的困惑或许亦可避免。

二、半命题作文的关键

1.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补题。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常言道,题好一半文。美的文题能使人耳目一新,使读者一见钟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拟一个切题、切体,又求真、求趣、求新的标题,能让阅卷人眼前一“亮”,且拟题的优劣往往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

由于半命题作文仍然有“限制”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如:中考语文命题“我们的名字叫 ”,相当多的考生补题为“爱”、“友谊”、“宽容”,且由于视野的狭窄,大多在写学校、家庭或社会中人们的交往。当某类文章成批出现时,如果在立意、表达等方面没有突破,阅卷教师的审美疲劳便可想而知了。

其次,出现的问题是拟题大而空,没有实实在在的“着落点”。如“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我们的名字叫上海”、“我们的名字叫青春”等,此类题目写作时很难驾驭:一是难以寻找适合的具体材料来反映中心,二是难免出现泛泛而谈、无病呻吟之弊端。

再次,就是补题与内容脱节。有些考生在补题时,完全不考虑“补题”与“写作”之间的关系,随便填写一个词语,然后将曾经写过的作文掐头去尾套上去,生搬硬套的痕迹十分明显,想得高分自是不能。实际上很多时候,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不是与中心有关,便是与写作的内容有直接关系。

2.补题的几个友情提示。

(1)研究原题,全面捕获题中的信息。

半命题作文题,要研究原题的语法结构、语意指向,从中获得补题的暗示。如“走近”,半命题中“走近”二字,暗示我们行文必须由远至近,要体现的是我们对某一对象渐渐熟悉、认识的过程。如果了解了这一点,那么再去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吸引着我去揭开它的面纱?我是怎么一步步走近它的?走近的过程中我有哪些得失感受?”并补题,即是有的放矢了。

(2)审视生活,要求补题与生活一致。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补题内容要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能产生“共鸣”,即能有与之相匹配的“生活素材”。如“我读懂了 ”,若有考生不假思索地填写“挫折”二字,而平时的经历中对挫折并没有十分深刻的印象,那么作文中的矫揉造作肯定难免,因为与生活不一致,很难使文章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3)关注趋势,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限于认知水平与年龄特点,初中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处在萌芽、初步形成阶段,所以努力让考生表达健康的思想情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感受真善美的人生哲理,一直是中考作文命题者在立意方面的一个原则。考生在补题时必须兼顾这一点,否则就易出现“我们的名字叫四害”这样不伦不类的题目。

(4)转换角度,力求真实而有新意。

换个角度天地新,在作文“补题”中亦是如此。如果能够从多角度发散思维,甚至逆向思维,或许会有意外的效果。如在当今快节奏激烈竞争的生活中,写一篇《从容之美》,或许会让许多人的目光停驻,产生同感。

总之,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追求的同样是准确、生动而有魅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文化知识,正确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提示导引的内涵,并且掌握一定的拟题技巧,就能拟出让读者“怦然心动”、击节叫好并“一见钟情”的好标题。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半命题作文呢?

一、要弄清题意。半命题作文从形式上看,由文字部分和填空部分组成,有的题目前还有一段提示语,后面还有具体要求。我们在拿到题目后,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如:“善待________(亲人、生命、自己……)”(四省国家课改实验区中考作文题),从这个题目现有的文字部分即可看出,“善待”即好好地对待的意思,“善待”的对象可以是亲人、生命、自己……也可以是你觉得应该好好地对待的人、物或精神、品质等。再如:“讲给________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20辽宁大连市中考作文题),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以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员即可。

再看年江西省中考作文试题: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从该题的提示语中可以看出,触动了“我”的心灵的应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或是特殊的人或情感。

此外,在几乎所有的文题后面都有具体要求,如“将题目补充完整”,“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等等,这些在审题时也应引起重视,否则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和得分。

二、要补好文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我和____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的对话”(2004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 要确定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如“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_”(2004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文题对记叙、议论或书信、日记几种文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抓住一种文体,补题时应扣住文章体裁和写作对象。上文若作记叙文写,则可补上母爱、亲情、友谊等;若作议论文写,则可补上青春、生命、智慧等。

3. 要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带来了一些负作用,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如“________的滋味”(2004年云南省中考作文题),就有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打麻将”、“抽烟”、“喝酒”、“自杀”等词语,让阅卷者瞠目结舌,甚为困惑。因此,我们在这方面应引起注意,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为标新立异,填写上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应填写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

三、要选好材料。补写好了文题,也就成了命题作文了,那我们就要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对已经补好的文题进行审题,审人称、审体裁、审题眼、定选材范围。要将选择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8

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思路一:紧扣“随想”二字,毫无疑问,选择散文文体最为合适。生活中,许多小事物都会触发我们无穷的联想。花草树木、风雷雨电、鸟兽虫鱼、笔墨纸砚、锅碗瓢盆,无不是我们选择的对象。写这类文章,首先要对横线上所选的事物给予描叙,这描叙要尽量做到细致形象、生动传神,同时还必须将自己融入事物中去思考,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才具备感人的魅力,也才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反之就好比眼睛缺少眼珠一样,没有神韵。切记,“随想”的事物要有作者自己独特的感受,因为越是个性化的东西越能给人以新意。

思路二:这个题目,同样能写成议论文,如当你看到乱扔纸屑的现象时,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联想到社会上许多不文明的现象,然后进行分析、挖掘,阐明其危害,得出自己的观点。切记不能空发议论,不然读者不会心悦诚服。总之,求真、求新、求美,方能显出较高的思想性,展现较高的文学性,这就是我们作文应追求的目标。

6、生活中,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很多,例如:自己的未来,身边的人和事,我们生存的环境,民族的复兴,世界的和平,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纪念5·12大地震……你关注什么?请以“我关注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思路分析]

“我关注”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是你认为值得关注的大千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因此,它有话题作文一样的自由。

本命题中,关键词是“关注”,“关注”意味着“关心重视”,这要求你对写作对象了解并有一定的思考,否则难以写出较好的文章。不管你使用什么文体,都要先选择、确定关注的对象,然后再写作文。文章中要反映关注这个对象的哪些方面,以及为何关注,才能将你想说的话表达清楚。

可以“关注”生活中的小事;还可以“关注”生活中的大事;“关注”可以是对美好的人、事的关心。“关注”也可以是对消极、丑恶的现象的重视。长在江边的“你”,对汉江很关注,你发现汉江变得浑浊了。你呼吁人们要保护汉江。

总之,考题范围宽泛,选材自由,题材不以大小正反论优劣,只要有真实的感受,有一定的思考,就可以写出不错的文章。

7、请以“我们的名字叫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 (2)补全作文题目.

[思路指导]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写作的主体是我们,对青少年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培养青少年群体意识、分析综合能力、把握形象特征能力,都是一个极好的引导。审题没有障碍,考生可以写欢乐、喜悦,也可以写尊严、责任;可以写拼搏、奋斗,也可以写谦让、遗憾;可以让考生更有创造性地描写“我们”的世界,表现“我们”的世界。写出考生在交往、合作和发展中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写《我们的名字叫子女》,可以用饱含真情的语言,诉说着同学、自己以及“我们”这一群人对父母的理解和热爱;写《我们的名字叫中国人》,以翔实的内容写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文学、我们在世界上日趋发展的辉煌等,字里行间流淌着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真是人人有话说,人人能写好的题目,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我们”这个群体名字的代词所包含的特征特点、特定的事件和场合了。

8、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请以“生活因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实、歌声等),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9、半命题作文“____之于我”导写示例

相关展示

【引言】

从全方位训练学生的思维考虑,从培养学生全面的作文素养和作文能力考虑,各级各类考试中,作文的考查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对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主流形式之外的作文应该作一些补偿性的训练。半命题作文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半命题作文的基本形式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一部分,省去的部分由考生去补填出。要填出省去的部分,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补填写文章的选材,如,“我为________塑像”;二是补填出文章的立意,如“________,我所追求的品质”。从本质上讲,半命题作文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考生,因而属于半封闭半开放性的题型。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书法之于林散之,正如音乐之于王洛宾;哲学之于周国平,正如文化之于余秋雨……可以说,他们各自所钟爱的事物也承载了他们生命的几乎全部内涵。

请以“________之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补全所给题目,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800字以上。

【审题提示】

显然,这是一个要求补填出选材的半命题作文题。与常见的话题作文相似的是,这里也给出了一段材料。但是,二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即所给材料在写作构思和立意时的作用是不同的。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只是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写作者可以借助材料进行审题立意构思,也可以不受材料的束缚,只要扣住话题来写,就是符合要求的;而此处所给的材料对我们的审题立意和构思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含了题目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这段材料给我们提供的信息主要有以下三点:

1.书法、音乐、哲学、文化等某一事物与某一具体人的紧密联系。

2.这一事物是这个人所钟爱的。

3.这一事物承载

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9

考场作文,最忌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为消除此弊,考生在补题时,要充分运用求异思维,洞幽发微,察人之未察,道人之未道。选词所表现的内容,应是别人不曾经历过、不曾想到过、不曾抒写过,甚至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写不出的。为此,考生应尽量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事件,尽量避开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如考题没有强制一定要从提示语中选词,最好跳出提示,另选新词补题。如“一半”。根据花要半开,酒要微醺,拟题为“花开一半”,则将立意上升为一种审美的高度:含蓄可能更美!文有鲜腐之分,题有新俗之别。而题目的新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内容的鲜腐。半命题作文补题应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式,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思维发散得越开,联想和想象越奇特,则与其他考生的区分度越高,内容就越新颖鲜活,文章就越能独树一帜。如“尝试——”,尝试小偷小摸、谈恋爱,失之于低俗;尝试洗衣、做饭、骑自行车,失之于幼稚;尝试打工、人间真情,失之于普遍。如果立意为尝试人情冷漠,文章则会脱颖而出。

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10

半命题作文写作,除了要遵循写作的基本程序外,关键在于运思在先、高明补题。半命题作文的补题貌似简单,但内中颇有奥妙。如何把半命题变为便于自己发挥的命题,是一种“秤砣虽小压千斤”的高层次构思技巧。从某种程度上说,所填文题的巧与拙,将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与败和文章品位的高低。因此,掌握了补题技巧,写作时才会像庖丁解牛那样,做到游刃有余。

补题时最好以写“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闪亮登场,抢人眼球。总之一句话: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把半命题变成自命题。具体操作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充分吸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定文章的写作走向。命题人往往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展示一些信息,我们要认真地领会和推敲。

①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从而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例如:在审读“ 是一把双刃剑”时,先要把握“双刃剑”的喻意,然后明确其适用范围一般是指众所公认的“好事物”,用其正面、有利的一面而消除其副作用或负面影响的一面。据此,“年轻”、“科技发展”、“大众传媒”、“互联网”可以补入题内,而“毒品”、“地震”这些众所否定的事物就不在“双刃剑”之列。

②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瞬间或久远等等。例如:在审读“第二次 ”时,我们要明白命题人旨在引导考生从独特的角度关注自己的个性生活体验,告诉同学们“第二次”同样值得留心。所以,写作时我们要以第一次为铺垫,突出“第二次”的独特感受,描绘生活,写出真情。

2、要切中题旨文意,暗合命题要求。命题人总是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紧扣教材,巧拟文题,从某个角度去测试考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把握作文的主题选材范围、结构等,以利正确定向下笔。例如:审读“我学会了 ”时,我们要注意文题中“学会”一词虽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连上前面的“

3、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突出个人感受最深的材料。众所周知,我们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记自己熟悉的事,谈自己熟悉的问题,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才能写出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好文章来。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文题与自己熟悉的内容对接,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把作文引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境地。例如:在审读“我 同桌”时,补题一定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如果同桌是新来乍到的。交往不多,可补“的”,以便从旁观察描述;如果与同桌交往频繁,时有冲突。补“和”为宜,以展示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形象;如果对同桌的某一印象和某种感情强烈,不妨选补“敬佩”“恨”“同情”“羡慕”等。

4、力求创意新颖,又符合情理、逻辑。补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让人看后为之一震。要想补题富有新意,一要善于多向思维,让思维的触角伸向不同的层面;例如:在审读“我因 而自豪”时,我们要紧紧围绕“自豪”这一主旨,进行多向思维,扩宽取材的天地。具体来说,可以按照“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这个体系由此及彼,把思维发散开去。从自身考虑,可以着眼于自尊、自信等;从家庭考虑,可着眼于父亲、母亲等;从学校考虑,可着眼于母校、班级等;从社会考虑,可着眼于国家、时代等;从自然考虑,可着眼于物产、山河等。二要把握好题目的引申含义,学会从深处补题,巧妙以大化小。例如:面对“ 的滋味”这一文题时,如果不加思索,匆匆补上“咖啡”“芒果”“黄瓜”“肯德基”等,而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意,掘而深之,补上“打工”“得奖”“当班长”“坐后排”,则既深且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写出“作弊”的心惊肉跳,“说谎”的惶恐不安,“被炒鱿鱼”的憋闷委屈,那文章的新颖度、吸引力就不同凡响了。

半命题作文要想获得高分,拟一个既切旨、切题,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题至关重要。拟题方法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具体事物拟题法。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 ”,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又如“当我面 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

2、抽象事物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如“当我面对 的时候”可以补上“虚荣”,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也可以补上“唠叨”,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

3、特定情景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让思絮飘逸、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文题“我好想 ”补上“再看你一眼”“我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文题“当我面对 的时候”补上“心灵的抉择”“寒风凛冽”,文题“我梦见 ”补上“范进参加中考”“妈妈下岗”等,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 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也可采用特定情景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另外一种奇妙的效果。

4、特殊符号拟题法。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适合于涉及几种因素、内容上相互关联的作文。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文题“当我面对 的时候”我们可以拟“当我面对‘?’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拟“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拟“当我面对‘1’(哆)、‘2’(来)、‘3’(咪)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对立音乐的感悟。这类题目形象生动,醒人耳目。

总之,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追求的同样是务求准确、生动而有魅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文化知识,正确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提示、“另一半”导引的内涵,并且掌握一定的拟题技巧,就能拟出让评卷老师“怦然心动”、击节叫好而一见钟情的好标题。

《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范文(精选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范文(精选10篇)】相关文章:

高中作文指导满分作文写作技巧精选十四篇11-21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高考作文?集合26篇11-19

如何写游记-游记作文指导【9篇】11-18

高考作文指导满分作文是这样写开头结尾的作文(合集3篇)11-14

关于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的立意技巧【二十一篇】11-13

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指导精选二十六篇11-06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考场作文范文(精选18篇)10-31

怎样做好高考关键词作文指导范文汇总四篇10-31

高考英语作文指导精选十五篇10-31

怎样做好高考关键词作文指导范文(通用4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