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 手机站

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论文(通用8篇)

时间:2023-11-30 12:24:58 政治论文 投诉建议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论文(通用8篇),欢迎品鉴!

第一篇: 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800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好像是行动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也需要有一种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和支撑,在这个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初祖到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乃至世代持久发展的结晶, 是复杂时代的精神需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团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进步。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同爱国主义精神在本质上是相统的。民族精神的发展进步,靠的就是不断改革创新,任何一个民族,如果闭关自守,孤立发展,就必然走向落后和衰亡。

民族精神是一定社会的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一定社会的`时代精神赋予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民族精神蕴含着民族的理想和信念,体现着民族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其行为准则,是统一思想、规范行动、保持团结稳定的强大力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历经风雨曲折而始终坚如磐石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使我们加强了自身的理论素质。

第二篇: 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论文

一、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理论水平整体不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从目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水平看,思想理论水平不高是普遍现象,主要来源就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足,认为干思想政治工作是无关紧要的工作,因此在工作上不重视,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这主要是在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国有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形成了一种惰性思想,没有熟练和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也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对国家形势认识不足,导致了理论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亟需进一步提高,不断适应新形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更新程度不高。《大学》里有这样一句话“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说明了,知识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作为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国家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一定要认清形势,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的要求持续深入思想理论体系之中,为解决新问题和新难点提供理论武器。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知识结构不合理,在处理新问题时能力略显不足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工作起来就事论事,缺乏系统的知识理论结构,思想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都不够牢固,而且与企业职工群众拉家常,谈心交流,党职工群众知心人的能力也略显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新技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较弱,一些工作者满足于传统的方法手段,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自身定位把控不到位,有些脱离群众的表现。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肩负着稳定职工情绪、和谐内部各种关系的艰巨任务,因此一味地用命令式的口吻来解决工作上职工反映的问题,势必会影响职工情绪,因此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准确定位自己,不当领导的传声筒,职工的话筒,要当成领导干部与职工都信服的.解说员。

三、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年龄大都偏高,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的状况明显

在国有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因其服务中心工作的要求,导致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年龄偏低的现象较为严重。企业中的一些年轻人都转岗到专业技术岗位,这样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对自己今后发展也更为广阔,因此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政工干事和干部大都年龄偏大,这虽是企业中心工作的需要,但对于一个优秀企业塑造优质管理团队还尚需商榷。国有企业在招录员工过程中,对招聘的人员结构搭配有些侧重,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青黄不接”。在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肩负着重要领导历史使命,因此抢抓施工生产任务成为了发展的第一要务,企业在优化内部人才队伍时注重招收优秀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对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招聘上侧重较少,导致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年龄普遍偏高,这也成为了政工队伍老化的一个诱因。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养中是一个系统工程,国有企业在培养政工人才方面期待更新观念。《中庸》里有一句话“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从这里可以看出,培育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领导要知人善任,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培养,不断强化政工队伍建设,确保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后继有人。

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不扎实,存在“四风”方面问题

一是国有企业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方法简单粗放,作风虚浮,出现了官僚主义的倾向。在国有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因其特殊性,所有有些人在开展工作中没有研究做好工作的一般规律,不能系统掌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的逻辑关系,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也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做工作就更加艰难了。二是做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度简单生硬,甚至不安心工作,形式主义作风明显。这一点和上面说的是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的,因为作风虚浮,职工群众就对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了偏见,认为这就是一个人浮于事的差事,这样就形成了恶心循环,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工作起来就更加不得心应手了,因此也就不能安心工作,在企业职工群众中也就淡化出了视野,彻底给思想政治工作颠覆了形象。

五、思想政治工作者发展平台有待企业进一步打造好,塑造好工作者的信心

在做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发展道路上也认为前途渺茫,这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略显疲软的一个外因。挖掘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让企业将追求效益作为了中心任务,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企业的发展也忽略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企业发展一味强调物质决定精神有些片面,也一定要注重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在这里我们不妨也重新学习一下韩愈《劝学篇》中的“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的内容,这里的“思”我们就要认为是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样企业就会给我们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企业的中心工作贡献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能量。通过厘清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经过分析事物发展的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我们认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准确定位,认清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与时俱进,明确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道路,以十八大提出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总要求,按照“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工作思路,继续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这样就能确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发展方向。

第三篇: 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论文

渗透性思想政治论文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的外延

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其外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的基础与方式,是活动和环境。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由此,渗透性教育的开展,也应该以大小环境为基础。若是脱离客观环境,渗透性教育也将失去依托,成为空头的政治。加之,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之下,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借助实践活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性教育要实现教育目的,还是要利用环境与活动的规律。另一方面,因为人的自愿选择,最终促使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因此,人作为一个主体,他们具有能动性,对客观环境、物质条件的认识和感受,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思想观念。客观存在的东西,外在的思想观念,能否为人们接受,主要还是与人自愿选择有着紧密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的特性

渗透性教育必须遵循教育明确性的目的,以及运用满足多样性要求的方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寓于环境、活动、情感,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主要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性,主要为以下: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的非强制性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关键在于人们的自愿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就是利用环境与活动蕴含的内容,让学生自愿、自主的选择,将正确的观念与道德思想,转化成为学生内在的观念和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在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的是人自主、自愿的选择,也就是非强制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的愉悦性教育的渗透性,采取多样灵活的教育方式,是对以注入式为主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样式的实践活动、各种知识与理论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愉快的方式学习和接受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体现了愉悦性这一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的隐蔽性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密切,特别是收到广播、电视、计算机等互联网技术等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也相应的推动了人们思想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符合当前的社会背景,借助社会网络媒介,思想政治教育由显性教育,逐渐转变为隐性教育。渗透性教育的目的,通过隐性教育实现,其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在教育形式、途径以及策略上更具隐蔽性,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无意识性正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的隐蔽性这一特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途径及策略也更隐蔽,由此,在教学中,渗透性教育并不是一味的灌输教学知识,其也多现在对学生主要是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实现影响和教育,最终完成教育的目的。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又具有无意识性的特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的方法

说理引导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某种思想理论的阐述,以此方法来说服人和教育人。例如,开展学术报告、学术专题讲座、举办文化沙龙、知识竞赛等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这些非传统的活动让学生从正面的方向,学习和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政治理论,并且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实现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实践锻炼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行为。思想认识来源实践,通过举办大型的文艺活动、体育比赛、文学艺术欣赏、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熏陶感染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社会环境,为学生创设教育情景,感染和熏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的品德得以生化。熏陶感染法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人格感化、环境熏陶与艺术熏陶。通过一系列活动,诸如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专题教育片等,在艺术鉴赏与艺术创作活动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的教学目标。五、结论本篇论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渗透性的介绍,让我们深刻的领会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的重要意义。为了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健康的发展,并不能单纯的依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更好的发挥和利用渗透性教育,以便挖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受和学习,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第四篇: 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论文

课改下教师发展论文

一、名师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统一的备课制度和教学模式,成就了学校却限制了教师

在中国教育界喊得最响的一句话是:有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看一下近几年出现的名校,大多都是有一个好校长。校长有创新意识,认真钻研教学理论,在实践中创立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然后以行政的手段在学校推行。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阻力就“不换思想就换人”,通过各种奖惩制度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甚至硬性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能超过多少分钟,学生练习不能少于多少分钟。这些严厉的管理措施对于促使教师们强行接受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在课改初期,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还不能掌握,通过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老师们强行人规,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感悟,是有引领作用的。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连一些起码的课堂常规都不熟悉,规定一些课堂教学的模式让他们遵循,确实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也有助于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在这种整齐划一的管理措施和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却难以出现名师,因为名师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我们看到的是校长的思想而不是教师的思想,看到的是学校的统一模式而不是教师的个人风格。到处做报告的是校长而不是教师,教师外出讲课也只能是对学校教学模式的展示和诠释,他们介绍的是学校的改革而不是自己的教学思想;在学校他们只能算是集体中的一分子而不是独特的自我,他们会成为名校的教师但难以成为名教师。

(二)多变的课本繁荣了市场却难为了教师

名教师不但在教学风格方面自成特色,对教材的把握也是相当熟练。过去许多名教师“一支粉笔”登讲台,从来不带书和教案,令人称奇。因为多年不变的教材内容他们已烂熟于心,上课时不需要再看课本。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首先取决于对教材的熟练程度,很难想象名教师上课时会眼不离课本。而现在新课改提倡“一标多本”,各地可以自选课本,甚至一个地区的课本也在不断变化。同一个班的课本可能《语文》是人教版的,《数学》是北师大版的;这一年级是苏教版的,下一年级又换成了沪教版。这种做法一方面为学校提供了选择教材的机会,另一方面繁荣了教材市场。过去许多名师走遍全国上公开课从来不带书和教案,甚至让学生临时点课,学生点什么教师讲什么,教师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顾客只要报出菜名就能做出这道菜。全国统一教材,教师只要把一套书搞熟了,走遍全国都不怕。就像卡拉OK一样,大家都是“唱同样的歌”,只要点出歌名,歌词一样,旋律一样,只是嗓音的不同和演唱的水平不同。现在不行了,各地的课本不一样,名师到外地上课首先要熟悉当地使用的课本,不再那么得心应手了,更不敢妄谈点什么上什么。有些老的名师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干脆自带课本,走到哪里上公开课都是那一篇课文。据说一个小学名师一篇课文在全国讲过600多场,真是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然而现在大家希望看到的是“用我们的教材你怎么处理”,所以面对多变的教材市场名师也为难了。

(三)先进的课改理念明白了专家却困惑了教师

说是新课改,其实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了,对于一些新课程理念人们已熟能成诵,但真正能够解释清楚并说明在具体教学中怎么用的教师却并不多见。比如:具体到一节初中数学课,怎样才算是用好教材、超出教材?不同学段和学科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在家长和社会依然看重中考高考升学率的情况下,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与升学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这些问题,课程专家们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真正能走进课堂听课评课的并不多,能亲自上示范课的更少。一线的教师只能在实践中慢慢地感悟,摸着石头过河,也拿不准自己的`做法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目前我们还很少看到令人信服的新课改的示范课,可以说,真正称得上是新课改名师的教师凤毛麟角。一线教师希望看到能真正诠释新课程理念的名师和名课,而目前的名师大多还停留在展示个人教学艺术的层面。

(四)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凸显了学生却淡化了教师

新课程提倡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和引导者;学生要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学习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学校为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硬性规定教师讲课不能超过多少分钟,甚至砸掉讲台、搬走讲桌,使教师无固定的讲坛。在一些课堂上已分不清哪是教师哪是学生,学生个性的张扬早已掩盖了教师个人的风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已退居二线,难以像过去的名师那样神采飞扬地讲演了。过去中小学教师“看课”主要是看教师的表演,教师的口才、板书、教态都是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大规模的公开课,上千人的观众,二三十个学生坐在舞台上背对听众,听课者看到的是正面表演的教师,学生的活动只能成为教师表演的道具和点缀。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教师的作用被大大淡化了。所以在一些人看来,公开课不再那么精彩,不再那么吸引眼球,名师表演的机会从而也减少了。

二、怎样成为新课改下的名师

在教学改革的转型时期,由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都在变化,所以在一段时间内难以出现与新课改配套的名师是可以理解的。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成为名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名师必须在理念和实践的结合点上作出示范

对于新课改的理念人们不再陌生,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些理念。在这方面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这是个二次创新的过程。中小学教师要在这方面找到自己的突破口,要从自己所教的学段和学科开始,系统地进行这方面的试验和研究。比如,三维的课程目标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如何表述、如何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比较容易理解,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否堂堂都要确立和落实?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否堂堂都要有?类似的问题一线教师会提出一大堆,在课改已进入第八个年头的今天,大部分教师对这些问题依然感到困惑。他们希望有人系统地研究这些问题,找出其中的规律。如果谁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把这些问题说清楚,他就是当然的名师。新时期需要这样的明白人,大家不再希望去看那些善于作秀的表演型的名师。

(二)名师必须熟练地把握课程标准和整个学段的教材体系

过去的名师对整个学段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掌握熟练,而新的课程标准与旧的教学大纲有很大的差别,教材的编写理念、编写意图、编排体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课改前的教材大都采用线性结构排列,课改后的教材大都采用模块结构排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编排体例问题,而是体现了一种教学理念的变化。过去的名师都是在教过多年毕业班后才把握了教材,而课改后一个学段从初始年级教到毕业班的教师并不多(很多学校都是接力教学),何况教过一轮教材也把握不了整个学段的教材体系。所以要成为名教师首先要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上下功夫。笔者曾在若干所重点小学做过现场测试:“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的最低阅读量是多少?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具体落实这些阅读量的?”很少有人能答对这个问题。虽然课程标准大家学了多少遍,却很少有人把它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更没有考虑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标准。现在虽然提倡“一标多本”,各地的课本不同,但课程标准在全国是统一的,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课程标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不管教材怎么变,考试怎么考,都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真的把课程标准琢磨透了,教材再变也不怕。

中小学教师不管用什么教材,都要认真研究这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排体例,要研究整个学段本门学科的知识体系,要清楚本学段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是通过什么逻辑关系建构起来的。高水平的教师要能够整合教材而不是照搬教材。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在教学中就知道怎么才算是“用好教材、超出教材”,怎么才算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三)名师必须有很高的课堂教学效率并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课程改革的目的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而目前学生负担依然很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教师就是当然的名师。现在看有些教师的课堂很活跃,从表面上看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师生不断地交往互动,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但课后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吗?我们衡量一所学校、一个教师的教学改革,不但要看学生在课上做什么,还要看学生在课后做什么。真正高水平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质量高,学生课后负担轻。有的学校提倡课前预习,有的提倡课后作业,这些仅仅是方法的差别,重要的是在一天24小时内学生有多少时间是用于学习的,有多少时间是用来休息的,有多少时间是自由支配和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的。不管是预习还是作业,如果教师想方设法把学生课后的时间全部变成课业学习,就不能算是高效率,就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开始。我们不能说作业是负担,预习不是负担,要算一天24小时的总账,看学生在24小时的时间里做了些什么。教师不能像一个包工头,变着花样把学生课后的时间全部榨干,要给学生留出自由发展的时间。教学成绩好、学生素质高、课后负担轻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名师。

第五篇: 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论文

课改下阶段推进方案

我校全面推行教改一年多以来,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程度地改善,满堂灌的单边教学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师生关系日益融洽,学风校风显着改良。

11月23日,我校举行了全市公开教学活动,组织了教改促学校发展研讨会,市教育局陈兴初局长、陈华副局长,基教科陶冶科长,教研室陆为农主任、王金海副主任,以及市内外学校名师来校参加了活动。与会领导和专家观摩了我校教育教学活动,给我校教改工作进行了分析指导,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的收获主要在学的一头,而在教的一头却远不如我们的设想,一个突出问题是,教改未能真正促使我们的老师在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等方面发生真正的改变,不仅如此,在一些教学常规方面我们反而削弱了,教学钻研不到位、教学环节不严谨、教学基本规范不执行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不解决教的问题,我们的课改无法持续也难见成效,对学生的发展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在这次研讨会上,市教育局陈华副局长有一句话是我们要警醒的:“某种程度上教师的基本素养已经成了当前课改的一种严重制约。”如何改变目前这种局面,是我们下阶段课改工作的着眼点。

从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切实把握下阶段我校课改工作追求的目标、贯彻的思想、遵循的思路和采取的举措,是我校下阶段教改工作的中心。

一、目标

教改目标:实现两个转变发展学生三种“学力”。

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实现教师由“敬业”向“精业”的转变,二是实现学生由“敬学”向“乐学”的转变;

发展学生三种“学力”,一是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二是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思想

牢固确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在教改实践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这样的思想。

1、坚持正确的教改方向,一切教学设计、组织和行为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实施,在教学中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2、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遵循学科教学规律,苦练教学基本功,深于研究教材,精于掌握教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坚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的理念,助长学生的学习自信,消除学生的"学习挫败感,引导学生学会、会学、乐学。

4、坚持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从我校学生学情出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坚持进步就是成功的质量观,不断分层,不断分类,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三、思路

(一)教师工作思路。

1、克服三大问题:业务功底薄弱教学准备不足,教学思想保守教学方法单一,人格魅力欠缺师生距离较远。

2、落实以下几条:

第一,围绕“进度以学定教、目标锁定基础”这个核心对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处理,确保学生学得了、学得透、学得牢。

第二,下大力气钻研教材钻研考纲,迅速提升业务素养,每次走进课堂必须做到吃透学生、研透教材、悟透教法;

第三,在深耕教材的基础上,坚持学案导学、问题引领的课堂思路,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做一个出色的课堂教学组织者;

第四,变布置机械的作业为灵活的学习任务,还学生更多的课后学习自主权,保障学生“先学”这个环节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先学”这个环节教师要深度参与。

第五,及时完成常规业务,深入把控学情,围在学生身边,第一时间给予学生检查督促辅导答疑。

(二)学生学习思路

1、克服三大问题:信心缺失,无序盲目,学习被动。

2、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人人要有阶段性的具体进步目标,目标不是达到怎样的分数,而是掌握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第二,每天每课学习任务明确具体,有完成任务的时间和空间,学习任务完成必须及时并讲究效率;

第三,小组合作学习形成机制,分工、互查、互助、互评每天每课要进行,定时定点定要求。

(三)课堂教学思路

1、克服三大问题:针对性不强,参与度不高,收获不明。

2、贯彻一条:全面实施我校课堂教学师生行为规程。

贯彻规程把握三点:

第一,先学要真学,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要有责任有压力;

第二,任务问题化,问题要抓准抓牢,问题抛给学生,围绕问题大胆放开教学过程,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用学生学的思路而不是教师教的思路来主导课堂教学过程。

第三,建立大课堂理念,把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环节构建成一个课堂教学的有机整体,全面把控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四、举措

1、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的准备程度和研究问题的深度,确保集体备课聚焦问题、聚焦教法、聚焦课堂。

教务处推出集体备课细则要求。

2、成立学校文科教学研究室和理科教学研究室,加大听课力度,全面推进课堂教学行为规程。

文科教研室:主任,季正荣;副主任,王友标。理科教研室:主任,赵雪英;副主任,殷建平。

成员由行政、骨干教师、外聘名师组成。行政成员每天至少听一节课,并做好认真的课堂教学贯彻分析。

3、全校推行学生问题讲堂。通过问题讲堂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理顺年级学生学科研究会的组织机制,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利用双休日晚走或提前到校的时间让学生和学生进行学科问题研究成果分享。

问题讲堂教师做到指导、到位但坚决不讲。

4、推进班级图书馆建设。做到专人负责、半月交换、定时保障、方便阅读、竞赛促进。

每个年级每周至少保证两个时段的阅读。

5、实施高三年级学科调研制度。学科调研每周汇总一次,全面检查每周计划的落实情况,部署下周工作安排。

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政史地。

6、规范班会课工作制度。由政教处黄建新主任带领三个年级部制定班会课要求,形成班会课评比工作机制。

五、下阶段着力推进的几项工作

1、继续邀请市局有关专家和校外名师深入探讨教改思路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策略。

2、广泛开展以学科为主体的校际交流研讨活动。

3、狠抓教师业务培训,加大中青年教师业务基本功考试力度。

4、精心部署年度学生学情调研和学生评教活动。

5、高质量策划组织师生艺术节。

6、改进学生管理,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在管理上变硬的管理为软的管理。

第六篇: 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论文

课改下的数学作业

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业是从古至今不可非议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方法和技能的获得,以及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形式,而长期以来,教师总认为让学生多做一些作业,才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及创新精神。通过实验对比,我认为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新的作业观。

一、作业设计的目的:

教师设计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每节课的知识内容及解题技能。但在现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这样做是不够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从学会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因此,教师在对作业的设计时要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目标出发,从实际生活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的设计作业。

二、作业设计的多元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完成作业,不仅要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还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知识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创新等能力。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数一数,从而经历及理解其中的算理过程;又如:在学习认识线段、认识角后,教师让学生在家里量一量一些家具用品、桌子、床、门等,摸一摸、数一数那些物品有角,那些物品没有角及其共有几个角 ……。像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巩固深化新知识,而且还能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所培养。

三、作业的开放性:

作为一名 21世纪的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深钻教材,认真备课,还要认真设计学生作业,学生的作业要紧贴生活,符合学生现实生活环境,使数学生活化,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并通过丰富的形式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心情中完成作业。

1、开放作业内容,让学生走出校园。过去教师教学是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学参考书,而在现今时代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学生不喜欢,自己也不允许,因此学生的作业也是一样,正如象泰戈尔所说:“不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的河道里”过去的那种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一张纸,一支笔的作业也不能适应新课程作业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课桌上做作业,教师还要创造性的设计作业,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己走近生活,走向社会。

2 、开放作业环境,激发学生作业热情。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改变过去那种枯燥的学习方法,设计作业更要创设丰富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如模仿购物计算价格,课间游戏,运动会等情景,学生在这种真实生活情景中,就会积极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开放作业形式。教师设计作业应改变过去的惯例性的书面作业,而应该是形式多样。如口头形式、实践操作形式,还可以通过开放作业形式展示学生作业成果等。

四、作业的评价:

/>

/>/>

/>/>/>过去教师评价作业就是“ √ ”或“ ×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多向”的优劣评价,教师要善于发动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激励评价,就像英语教学中的真棒(Great !) 、好(Good !)、加油(Come on )或者笑 脸( )。还可以在笑脸的基础上再加上简笔画动物,也可以加上小星星( )。这样通过不同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学生每次拿起自己的作业,看到这些不同的评价,是多么的欣喜。总之,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应该是多样的、立体的、互动的、多向的。

第七篇: 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论文

在企业中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还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增强职工的团队协作意识,保证工作合理有效的进行。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还可以丰富企业文化内涵,使企业真正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利于企业精神的塑造。另外,可以激发企业职工内在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要根据新时期的文化特点,结合原有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创新。让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使思想政治建设更好地为企业的经济建设服务。将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贯彻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中,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有序进行,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

2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形成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企业思想管理和经营建设的指导理念,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形成的科学管理方法和企业发展的文化结晶。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科学有序的进行,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同样是对企业职工进行的建设工作,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通过企业的文化理念教育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有效地推动作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可以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貌,有利于管理工作的进行,将企业全体职工和管理者在思想上进行统一。融合企业各个部门,使企业的各项工作流程合理有序,让企业职工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为企业更好地服务。对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形成科学完整的企业核心理念,有助于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保障经济活动的顺利展开,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在社会的声誉,扩大企业的影响力。企业的文化还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促进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在多元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文化可谓是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可靠保障。

3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必要性和相互作用

要想使企业取得良好的发展,就应当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切实将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充分展现良好的生机和活力。将二者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和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不仅是企业取得有效发展的需要,也是使企业经营管理合理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对思想政治建设进行不断地创新,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思想政治建设的内涵。

(2)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独有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建设及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企业思想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文化,能够保证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不会偏离企业的发展轨迹,以企业文化作用建设的重点和着力点,以此丰富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内容,将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和企业职工加以结合,使企业职工充分了解企业的文化和核心价值,激发职工工作的热情,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企业的文化建设相融合,可以有效提升企业职工的凝聚力。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会存在很多的弊端,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可以将这种弊端进行有效地克服。

(4)企业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进行结合也是企业顺应新经济形势的需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进行融合,可以对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进行创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建设模式进行调整,使其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

(5)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因为企业的主体是职工,对企业的建设工作归根结底是对围绕着人展开的,将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进行结合可以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最终实现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4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及方法

4.1坚持以人为本

对企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主体是企业职工,对职工进行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的管理思想应该是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教育人和服务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职工充分感受到企业的关怀,能够在积极的团体工作氛围中激发出工作的热情,在建设的过程中,使两者不断的补充,指导并约束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促进企业职工的道德思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

4.2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相互融合,相互补充,这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形式上比较单一,工作的内容主要是思想的灌输,该工作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如今,企业建设工作是十分丰富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将两者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可以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深入的融合,由此改变和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使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更加具体化,最终达到二者的和谐发展及互相推动。

4.3融合教育思想理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建设的前提,而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所以,要将两者的教育理念相互融合,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融入思想政治建设的内涵,在思想政治建设的过程中渗透企业文化,并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具体的发展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对企业的职工灌输思想教育理念,让企业的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总结

总而言之,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相融合是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取得良好发展的必经途径,两者要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也为思想政治建设的创新提供结合点,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使企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八篇: 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论文

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论文)

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

辽宁省大洼县第三高级中学 张晓伟

【摘 要】创建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的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应该成为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关键词】高中;课改;政治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课教学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教育对象有了许多新的特点。由于我们对现代教育思想及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目前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远不相称,主要弊端是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为考而学,缺乏主动性,学习方式单一,死记硬背。政治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创建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的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应该成为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对此,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开拓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环境之中,改革开放的洪流、商品经济的大潮、民主自由的环境、拳头加枕头的电视以及升学考试的压力、社会家庭的宠爱和厚望,这一切汇合成现实交响曲,伴随着他们长大。与过去相比,他们更早熟、更敏感、更自信,当然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就更强烈。但他们的弱点如同他们的优点一样也更突出,这就使多年来教学方法单调、教材内容滞后的政治教学陷入困境。

但是,今天的.中学生就是下个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高层次的人才要求和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表明,竞争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参与竞争者自身应当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多方面的才能、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求实进取的开拓精神,而这一切要靠教育、靠锤炼才能取得。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有它特定的不可取代的功能,如何才能坚持和完善这一功能,方法很多,就教学而言,本人认为必须立足改革,探求新路。

一、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从政治课的价值观念上讲,应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政治课的价值位置就是应试教育,使政治教学陷入恶性循环。但中学政治教育的特定功能决不是应试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任何统治阶级在维护它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时,都要利用这个工具,特别是要利用这个工具造就他们的接班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然要求有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治观、价值观、伦理观与之相适应,并以此来教育自己的接班人。否则,我们的事业就难于发展。从这个高度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纪律素质、心理素质等。这个功能决不是应试教育所能涵盖的。如果让政治教育仅仅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就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者的要求,最终只能窒息它的生命力,否定它的存在价值。

政治课所教的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法律常识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观、价值观、伦理观等都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思想素质。无数成功经验证明,一旦把政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就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从长远的观点看,政治课所担负的素质教育这一功能是培养跨世纪接班人、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所必须坚持和不断加强的,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为此,学校的领导要采取各种措施,维护政治课的地位,保证课时,稳定队伍,促进政治课教学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作为教师,要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立足素质教育,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创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从教学观念上讲,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材所阐述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相对于中学其他学科的教材内容而言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把握。对于抽象的理论、严密的逻辑,学生限于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的不足,理解起来很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则厌学,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受教育者就自然走进了死胡同。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课堂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

二、改变方法,适应学生

现在的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强,这样的特点,对政治课教学既是挑战又是动力。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彻底改变。我们必须针对他们的新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的变革中走出一条生路来。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并无固定模式,政治教学方法更是如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立足改革,教学方法必然会更丰富更新颖。

政治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培育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为完成这个历史任务,我们必须立足改革,走出困境,重塑政治教育的新形象。这条路还很长,但我们必走下去。

当然,课改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探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也需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这一改革的行列,这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定会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论文(通用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论文(通用8篇)】相关文章:

试论高中课改下的思想政治论文(通用8篇)11-30

思想政治论文发表范文(精选9篇)11-30

政治论文开头范文汇总九篇11-30

导入设计政治论文(通用3篇)11-30

初中政治论文教科版初中思想品德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范文汇总三篇11-30

思想政治论文1000字范文汇总四篇02-25

思想政治论文三篇02-18

政治论文1500字【汇编三篇】02-11

初中政治论文800字【三篇】02-11

思想政治论文1500字精选三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