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习俗 手机站

侗族的风俗_侗族的婚礼习俗有哪些

时间:2019-01-07 10:12:10 中秋节的习俗 投诉建议

  侗族作为一个比较有特色的的民族,其婚礼习俗也如他们的民族一样,十分有特色、下面是烟花美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侗族的婚礼习俗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侗族的婚礼习俗

  一、行歌坐月结交

  在美丽的侗乡,青年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开始交际,“行歌坐月”了。“行歌坐月”便是谈情说爱,同样平常在农闲时令盛行。大多数侗寨都有本身专门的“月堂”,即吊脚楼供青年男女们聚会。行歌坐月,大多数是由小伙子到女士家去与女士对歌交游。因此,往往夜幕降临,侗家寨上的小伙子们则拿上自制的牛腿琴、琵琶等乐器,一壁拉一壁哼唱邀约歌,从喜爱的女士吊楼下走过。听到歌声的女士则会推开窗子往楼下窥视,若见着本身爱好的小伙,她们就会用手势表示其上楼。假如是不爱好或许不熟悉的人在邀约,她们则将窗户闭的紧紧的,不去搭理。假如小伙子不愿死心不停在吊脚楼下呼喊,或用竹竿敲打女士家的窗户或门板的话,女士家的怙恃则会出来干涉。假如还不愿走,一瓢冷水则从窗上无情的泼下来,表示其马上离开。在侗族的风气习气中,侗族子女“行歌坐月”怙恃是不阻拦的。在他们眼里,儿女有人谈情说爱则是有人看得起,脸上也有光彩。

  二、讨葱蒜中定私情

  播种节,又称三月三节,是报京侗族的一个民风节庆,大约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本是侗家为劝民适时耕种而设,后蜕变成侗族青年男女交际定情的盛会。往往这时,侗族女士们一大早就会起来梳妆打扮。穿上新衣、新裤、新鞋,围上新围腰,带上银手镯、银项圈、银锁、银链,头上则插上银花,提个精制小竹篮到菜园里去扯葱蒜。早饭后,则同寨上的女伴们一同去溪边洗葱蒜。边洗边低声的唱洗菜歌。她们以冲洗葱蒜为由,等待心上人的到来。在女士们洗葱蒜时,周围会有许多小伙子趁机寻找称心的女士。一旦看中了意中女士,小伙子就会不失时机地上前,当着众人的面勇敢地对女士说:请把葱蒜送给我吧!假如女士觉得满意,女士便愉快地把葱蒜篮子交给他,反之,则绝不相送。接着这对颠末过程讨葱蒜树立了联系的男女青年,还要在单独约会和对歌中作进一步的懂得,并约定归还篮子的时间。归还篮子通常是在阴历四月初或阴历六月六,到时候女士若收下放有礼物的篮子,则说明大事已定,不然便是恋爱的进行。

  三、斗牛会上寻爱人

  在侗族有个吃新节,往往节日到来时,四方八寨的亲戚朋友都会聚在一路,配合预祝粮食丰收,交谈临蓐经验。吃新节的设立不但加深了人们的情感,更给侗族的青年男女们供给了一个很好的交际的机遇。节日当天,侗族村寨中会举行斗牛运动。届时,侗族的小伙子们则会三五成群,借着看斗牛的幌子去找女士,并一路对女士们说长道短。女士们也是如斯,扎堆儿批评本身的心上人。清晨,女士们和小伙子们则尚有一番运动,小伙子们日间与女士熟悉后,清晨,则会拉着牛腿琴到女士们窗前对唱情歌,谈情说爱。有的则颠末过程这样互相熟悉,树立情感,最闭幕成为了终身伴侣。

  四、种棉节里播爱种

  都柳江沿岸山麓边的侗寨,有个“四月八”前后的种棉花的运动,源自于侗族风气习气中新婚半子要帮丈人家苏息临蓐的风气。这一种临蓐风气起初则蜕变成为了侗族青年男女们交际的娱乐型时令,具备民风的多种性格。种棉节是日,新郎新娘备好腌鱼、腌肉、盐蛋,包着糯米饭带上装著一新的年青差错们,到山上去作午餐。种棉地里、山坡上,芦笙手们合奏笙曲,小伙子深翻细刨,女士们下种上粪,一路播下恋爱的种子。活忙完后,则聚在一路野宴。午宴完毕后,青年男女们则互相对歌吹笙曲,不停乐到天黑。清晨,新娘家还要宴请丈夫的众差错。届时,女士的众差错均要来作陪,一路欢歌畅饮,甚至通宵达旦。

  五、踩脚后跟传爱意

  居住在中国贵州东南天柱石洞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流行着一种“踩脚后跟”表达恋爱的传统风气。不管是小伙子还是女士,只要是一方看中了对方,就要在赶场的时候,想方设法与本身的心上人靠近,并悄悄地跟在他(她)的身后,故意踩一下对方的脚后跟。对方被踩后,回过头来,假如看到踩本身脚后跟的人是本身爱好或许中意的人,便会跟着踩本身脚后跟的有情人走出场坝去约会。假如被踩脚后跟的女士对来踩脚后跟的人不感兴趣,便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不予理睬。同样平常踩别人脚后跟的人,踩了之后便回身就走,走到场口时才回。

  侗族乡彩的婚嫁形式与婚嫁歌

  1、伴嫁与伴嫁歌、哭嫁歌

  在侗族的婚姻习俗中,如果女方对婚事表示同意后,男方就下聘礼定亲,并择定结婚日期。从订婚到结婚一般都有一到三个月或半年不等的时间。在这期间,嫁娘的同伴们每天晚上都要到她的房间来作伴,姑娘们一边同嫁娘做嫁妆,一边聊天谈心,并唱伴嫁歌。这时,它们唱的伴嫁歌都是诉说姊妹之间的情谊,如往日一起做伴,一起劳动时的点点滴滴。这种伴嫁歌曲调委婉,是嫁娘临嫁前与同伴们互相倾诉感情时所唱的歌。

  临近出嫁了。这时嫁娘就要唱哭嫁歌,只要有人走进她的房间,她就哭谁,来陪伴的人也跟着一起哭。这种哭不是单纯的哭声,而是拉长声音的一种诉说,听起来像歌唱一般,因此叫哭嫁歌。这时,哭家中的亲人是必不可少的,哭的内容主要是诉说亲人多年来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以及就要与亲人离别的难舍之情。每当这时,亲人们也用哭声劝慰。这样,一首接一首地哭嫁歌,声声动情,场面极为动人。在侗家,嫁娘的哭嫁歌唱得越好,就越能表现出她的聪明才智,明白事理,也就越能博得人们的称赞。

  2、婚礼与酒歌

  侗族举办婚礼一般进行三天.其活动内容丰富,场面热闹非凡。活动的进行都要唱歌,当然,主要是唱酒歌。酒歌,侗语称“嘎靠”,是喜宴筵席时唱。曲调丰富,内容广泛,有赞歌、感谢主人歌、相互问答斗智的盘歌等。用真假声结合的细声演唱。按侗家的习俗,第一天,首先是迎亲,也就是男家迎亲客到女家迎接新娘。迎亲是侗族婚俗中一个极富特色和有趣的环节。各地的迎亲方式不一,有“火把迎亲”、“抢新娘”等习俗。

  在这些有趣的迎亲活动中,对歌是主要的活动内容,每一种迎亲方式都是围绕着对歌进行的。如在湖南靖县回乡,有“夜娶”“夜嫁”的习惯。当男家的迎亲队伍夜行十余里路来到了新娘的团寨时,团们紧闭(每个团有一张门),原来这里是不可以轻易进门。设有道道“歌卡”,迎亲队伍每经一道“歌卡”都要对歌。一盘一对答如流方许进去。进了团门,是否能接出新娘,还要突破最后一关。因为新娘屋里歌手云集,即兴盘问。例如:

  女家歌手问:你从哪方哪路来?

  哪方哪路上长岭?

  长岭的树哪人栽?

  江边的桥谁人架?

  谁人打马踩桥来?

  桥头有口什么井?

  桥尾有块什么岩?

  男家歌手答:我从江边小斗来

  西边路上上长岭

  长岭的树孟良袭

  江上的桥鲁班架

  六郎打马踩桥来

  桥头有口仙鱼井

  桥尾有块飞山岩

  盘问对答完毕,女家才宣布发亲。

  当迎亲的队伍把新娘及陪同新娘来的娘家客人接到男家门口是,男家迎亲婆一边热情地上前迎接,一边唱着《迎亲歌),娘家客人唱《答谢歌》,在歌声中,迎亲婆把客人迎进了家中。晚上,就是婚礼的正餐,各式酒菜非常丰盛。主客人席就餐,在就餐前,主人先唱《请客歌》,随之,客人唱《祝贺歌》、《赞歌》等。在席间,主客互相敬酒,这时主人唱《敬酒歌》,客人唱《谦让歌》。主人以歌献酒,而客人则以歌致谢,彼此你敬我让,你唱我答,哪方答不上歌就自觉喝酒,整个席间几乎没有语言交流,一切都是以歌代言。歌越对越精彩.酒越喝越尽兴。对歌喝酒,喝酒对歌,一直延至深夜,围观的人也济济一堂,整个侗寨的夜晚显得格外热闹。

  这样的热闹气氛延至第二、第三天,如若有客人要走了,在酒席上,主人就要唱《留客歌》,客人则唱《感谢主人歌》,对主人的热情招待和挽留表示感谢。他们边喝酒边对歌,场面非常活跃。待时辰差不多,客人执意要走了,主人便鸣放鞭炮送客。在送客人出门的同时要唱《送客歌》,直至把客人送出寨门,整个婚礼算是结束。总而言之,侗族的婚俗与歌是结为一体的,侗族婚俗中每个阶段的活动的进行都要唱歌,其歌的内容和题材也随着活动的进行而变化。从初相会时的“问姓氏歌”到结婚时的“酒歌”,整个婚恋的过程均以歌代言、以歌来表达感情。侗族的婚俗离不开歌,侗歌也在婚俗中得到更充分的展示。

  侗族的银饰在生活中的作用

  银饰在古代非常盛行,在今天的侗族文化中,银饰文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侗族人民的生活离不开银饰,虽然看起来很普通的银饰,却在侗族人民的心里占据重要的位子。侗族的妇女和儿童在举行隆重的节日时,都会佩戴银饰品,这个习俗已经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

  银饰是侗族盛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侗族民族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银饰加工艺术是已流村民祖辈相传的民族工艺技术,从事加工工艺的人,当地称之为银匠。侗族银饰的加工,要经过吹烧、锻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五道工序,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男工匠手工操作完成。

  侗族妇女习惯在盛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中,佩戴上自己喜欢的各种银饰。插着各种银簪、银钗,颈项穿戴护胸银板,板上套戴四五个由小到大银项钏,还有吊胸兜和围裙的银链。手戴银质护手筒,外戴各自银质手镯,有的多达10多对,从手腕处叠到上胳膊。手指戴有银戒子。

  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除了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里手,在造型设计上苗族银匠也堪称高手。侗族银匠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他们根据本系的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对细节或局部的刻画注重推陈出新。

  侗银并不是纯银,它是侗族特有一种银金属,银的含量在50%左右。侗银饰经戴过后如长期放置,饰品表面金属会产生氧化反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变色。不过下次再戴的时候只须用软布或纸巾擦拭就可以光亮如新了。

  侗族妇女和儿童饰物。侗族妇女在盛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中,喜欢佩戴各种银饰。在发髻上,插着各种银簪、银钗,簪上缀有彩色花卉,象银蝶起舞,白凤展翅,走起路来,彩花颤动,吊铃摇曳,耳附晃动。颈项穿戴护胸银板,板上套戴四五个由小到大银项钏,还有吊胸兜和围裙的银链。

  手戴银质护手筒,外戴各自银质手镯,有的多达10多对,从手腕处叠到上胳膊。手指戴有银戒子。有的全身银饰重达5~10千克。婴孩头戴罗汉帽,前沿缀有十八罗汉,下沿缀有十八朵梅花,额头正中为狮头,两旁有圆圈。脑后吊有7~9根短链,末端吊有铃当、葫芦、方印、鹰爪和仙桃。孩童走路、摇头,银铃叮当作响。

  侗族中的银饰品含银量仅仅只有50%,所以并不是纯度很高的银。但是其本地特有的银饰文化却又为这看似平常的银饰品增添了几分色彩。


猜你喜欢:
1.白族的结婚习俗习惯介绍

2.不同民族过春节的风俗

3.瑶族结婚习俗的怎么样的

4.春节的时候壮族有哪些习俗

5.广西当地的中秋节有怎样的习俗

《侗族的风俗_侗族的婚礼习俗有哪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侗族的风俗_侗族的婚礼习俗有哪些】相关文章: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开头结尾范文(通用10篇)11-10

中秋节的习俗都有哪些范文二篇09-18

中秋节的习俗有什么【2篇】09-16

中秋节的习俗有什么集合2篇09-15

中秋节的习俗精选五篇09-12

从古到今中秋节的习俗(合集3篇)09-11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的来历【四篇】09-11

节日中秋节的习俗【汇编三篇】09-11

关于潮汕中秋节的习俗【三篇】09-09

中秋节的习俗赏月【二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