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手机站

[张钓甯电视剧]关于电视剧张伯苓的观后感

时间:2019-02-03 11:04:58 观后感 投诉建议

  《张伯苓》是唐国强领衔主要的电视剧,讲述了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的风雨人生。以下是烟花美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视剧张伯苓的观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电视剧张伯苓观后感

  关于电视剧张伯苓的观后感篇一

  看了《张伯苓》以后很受感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中学的校长,有一种感动、震撼,确实有很强的冲击,让我们不得不反省,甚至愧疚。看到这么一个高大的形象,至少从我个人的感受,是非常感谢摄制组能拍这么一部好片子。

 

  张伯苓和那一代知识分子为现代教育的开启、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在社会转型最关键的时刻,他们知中国,在中国建立了现代的教育制度,我想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作为当时教育总署,实际是教育部长,两任北大的校长,在当时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当中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身体力行,在开办新学当中,张伯苓、陶行知这样的人,在实践方面使得教育制度充满了非常丰富的内涵,而且他们的理念至今,我们应该承认他们对教育理念理解的深刻,是我们今天常常不能企及的。现在我们经常会抱怨我们自称泱泱大国50多年,没有再出教育家,我们甚至也在想没有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我们也没有出陶行知、蔡元培、张伯苓、老舍这样的大家式的校长,大家也提出了很多问题,甚至也在想我们出了很多高分生,我们拿了很多国际金牌,但是我们确实还没有培养出称得上我们社会的精英、领袖、大家的人。前面几位老师从艺术方面,从教育方面讲的,使我想到两个,50年代在院系调整的时候,受到很大伤害的是清华,当然当时很多人希望把它改成水土学院,但是清华国学当时是最强的,为什么做出那样的决定,肯定是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现代教育,几乎可以说把清华耽误了,尤其是人文学方面。清华现在在力图恢复,但是王国维那一代人开创的国学现在可能很难。因为理工科可以靠突飞猛进,但是文科、艺术类的一定需要时间。我前不久到了西南联大的旧址,我的一个朋友在那里做副馆长,陈晓亚副部长当时到了西南联大,拨了一笔钱抢救和保护西南联大,当时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保护的非常差,除了不是原状的教室,西南联大非常惨,所谓中国历史上培养了那么多优秀大家的高校,但是今天我们没有好好开发它的资源。

  我翻蔡元培先生的传记和文献的时候,知道他走访了天津,去天津的次数非常多,访问了很多学校,可见当时南开和天津的经验,对蔡元培确定中国教育制度的时候,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个片子里非常生动地体现了张伯苓作为大家的学术魅力、人格魅力的完美的契合,中国教育家的完美的形象,使我感受到一个是感谢,一个是使我们更有信心地应该有一批作家、艺术家去挖掘这样丰富的资源,陶行知先生、蔡元培先生、西南联大,这些如果讲起故事,如果拍起片子,都会非常生动。而且现在好多人不认识张伯苓,当然也不认识蔡元培,我们这些人都是后代,至少我们通过学习历史知道,所以现在在这个时刻,我觉得用这种形象的方式来把他留下来,可能具有长远的意义。

  这里边还谈到当时办西学的时候很重要的争论,科学技艺之争争论了很多年,这个片子里其中一个片段就是有的人认为把西方的东西拿来,就会把中国的东西毁掉。但是蔡元培先生说你知中国你才能为中国,你超越西方才能发展,那些东西恰恰代表了现代发展,吸纳了西方的东西,没有把中国的东西丢掉,特别是民族的东西没有丢掉。今天我们在教育制度改革的时候,教育部其实也饱受争议的困扰,我们这些人也算海归派,我们从国外的时候是要为中国服务的,我们敢说我们继承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热爱祖国的传统,是不是现在教育改革受到外国东西的影响,使我们的教育濒临危险。很多人拿来主义,把很多简单的东西变成别人不能理解的东西,固然代表了一部分人学习西方的教育和方法,总结了祖国的知识分子在教育方面还是希望吸纳教育理念,把爱国的教育发展起来。

  我看了张伯苓先生的办学,感到现在有的像是丢了精神一样,你说爱国主义的东西有没有,我们天天升旗,但是孩子对祖国的东西越来越淡了。教育界看了《张伯苓》以后,比以前任何时候更兴奋更激动,最近这封信在总书记那儿批示以后,中央也好,教育部也好,都做调研,大家在想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现代教育。前不久我在会上说过这样一个观点,理论界现在争论好像没有什么起色,如果有另外的语言能表达一种教育,我觉得可能会对教育内部的争论产生一种力量。所以我看了《张伯苓》以后,是用文学艺术的语言表达对教育的理解。所以现在学教育的人,或者是搞教育的人,从这个片子里受到一些启发,我自己觉得作为一个校长确实受到的困难,刚才提到500银票入学,现在用权,用钱入学的可能比当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我们这些做校长的看到这个,当时我看到这个老觉得是不是那个场面太现代了,当时的语言是不是和这个不一样,因为我不知道编剧挖掘素材都是什么的,那个场景很像我在办公室接待一些企业家或者是一些有权势的人的时候一种交易,拿了不管是条子,还是银票,说校长我孩子上你这儿上学,分差点,你收了吧,我多给点钱。这是现代的场景。但是在片子里看到500银票的场景如此雷同,特别和今天现实相符,能产生一种共鸣,所以看到这个片子所有的内涵和产生的影响,可能真是不局限于教育或者是不局限于南开。比如说使学校成为最干净的地方,说起来也是现代学校里面受到权势或者是金钱影响,似乎不那么干净。现在看到张伯苓先生说的不能为了钱而坏了规矩,不能为了富家的子弟,还有一些人对新教育的反对等等,说明当时这些知识分子,这些教育家他们所建立的教育体制,心目当中是有主心骨的,他们不会为他人所动,而且他们也不会说拿西洋的东西毁掉中国。所以在从书院向学堂转换的过程中,张伯苓这些人应该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很高大的人,而是很平凡很亲和的人。

  我们做老师的做校长的也在想,如果第一天和孩子认识的时候,就像张伯苓先生带着他们到天津大桥上看一看,讲讲故事,给他们激励,可能比我们在学校里那种简单的开学典礼的套话、官话有价值的多,他这种语言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看了这个片子以后,希望有机会重放,同时希望再挖掘那一代知识分子,那一批教育家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同时我特别希望能够关注西南联大的历史,关注西南联大在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也希望搬到荧幕上,让更多的人了解。

  关于电视剧张伯苓的观后感篇二

  利用假期观看了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张伯苓》,看来之后觉得很感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中学的校长,有一种感动,震撼,确实有很强的冲击,让我不得不反省。

  看这开篇战火纷飞的场景,张伯苓成就伟大而且有影响一生的教育,着实令人钦佩,张伯苓合那一代知识分子为现代教育的开启,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在社会转型最关键的时刻,他们知中国,在中国建立了现代的教育制度,直到现在,我的脑海中仍然浮现出那个倔强、具雄辩之辞而心系国家民族危亡,热心于创办新式教育的南开学校,拯救人民于水火的“张伯苓校长”形象。

  张伯苓是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合社会活动家,南开学校的校长,他不仅为极贫极弱的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更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奉献了他毕生的精力,他有句振奋人心的口号,“中国不亡有我在”这句话不仅激励了无数学子的爱国之心,还打动了像张学良那样手握重权的文臣武将,鼓舞了亿万民众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时至今日也还有现实性,抗日战争胜利已经七十余年了,但日本一伙右翼势力,包括不少当权的政客,仍然顽固地坚持军国主义立场,否认反法西斯战争的争议性,不对爱国及其人民作出认真深刻的反省,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历史,敌视中国和亚洲人民,这是值得所有正直善良的人民深思和警惕的,张伯苓的一生也为我们提供了佐证。

  对于张伯苓尤其可贵的是他的教育思想,即“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形成公能思想,是1934年在南开创办三十周年校庆纪念会上,张伯苓正式宣布“公”和“能”为南开校训。公能教育思想,即学校培养学生,第一个要求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功德的人,第二个要求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为社会,国家服务的能力的人,因此,学生首先要有强健的身体,其次要有现代科学知识,第三要会运用这些知识于实践,第三个要求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与时俱进,善于创新的人才,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公能实际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公能思想给我们的启迪,一是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德为人之本,做事先做人。二是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三是重视体育。

  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通过观看《张伯苓》从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报国思想,要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关于电视剧张伯苓的观后感篇三

  张伯苓是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南开学校的校长,他不仅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更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奉献了他毕生的精力,他有句振奋人心的口号,中国不亡有我在,这句话不仅激励了无数学子的爱国之心,还打动了像张学良那样手握重权的文臣武将,鼓舞了亿万民众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时至至今也还有现实性,抗日战争胜利已经六十余年了,但日本一伙右翼势力,包括不少当权的政客,仍然顽固地坚持其军国主义立场,否认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不对受害国及其人民作出认真深刻的反省,反而大张其鼓地为战争罪犯张目,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历史,敌视中国和亚州人民,这是值得所有正直善良的人民深思和警惕的,张伯苓的一生也为我们提供了佐证。

  张伯苓的一生与日本有着无法分离的关系,他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加入了北洋水师,参加了甲午海战,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与残暴,也深切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此立下教育救国的思想,几十年如一日,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小学、南开女中和南开大学,培养了一大批在近代中国可圈可点的人才。而激励他办学的重要原因就是日本人对中国的压迫和欺凌,他在办学的过程中遇到最大最多的困难也是日本侵略者造成的。日本人多次收买张伯苓,被张拒绝后,又收买汉奸暗杀张伯苓,日本领事送樱花给南开,想从精神与心理上征服中国人,被张伯苓巧妙拒绝了,日本军官又公然开着装甲车在南开校园横冲直撞,也被张伯苓的浩然正气所征服,最后日本人对南开实施全面轰炸,整个南开毁于战火,但正如张伯苓所说,日本人可以从物质上毁灭南开,但南开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永远也毁灭不了的,他在重庆又开办了南开学校,南开精神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反抗强权,教育救国的缩影。张伯苓和千万个中国家庭一样,不仅与日本侵略者有国恨,还有家仇,他的儿子是飞行员,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如果说张伯苓一生是抗日的一生,一点也不为过。在战争年代,中国不亡有我在,直接激励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中国不亡有我在同样可以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拼搏。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伯苓特地去监狱探望日本外交官梅津次郎,两人的对话发人深省,张伯苓质问梅津,日本人为什么要轰炸南开,梅津说,战争状态只能从肉体上消灭南开,他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没有丝毫的反省,反而狂妄地说,大和民族的灵魂是不可征服的。这种观点令人憎恨,也非常可怕,这不仅是梅津一个人的执迷不悟,而是代表了当时许多日本人的想法,日本人从甲午战争以来,就没有把中国人放在眼里,霸占台湾,侵占东北三省,建立“满洲国”,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虽然中国人民经历八年抗战,牺牲了三千多万同胞,损失了难以数计的财产,留下了难以逾合的伤疤,但日本人却没有认真地道歉认罪,有相当一部份日本人认为他们不是被中国人打败,而是美国和苏联联合出兵打败的,是美国的原子弹才迫使日本投降的,他们为什么要对中国人认罪呢?

  中华民族是个以仁爱为怀的民族,总是怀着美好善良的愿望与朋友相处,希望通过近百年中日间的战争教训,教育后人,使中日之间不再战,世世代代友好和平,但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望,近年的中日关系矛盾不断,中国人对日本也越来越反感,原因何在?

  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友好条约,主动放弃了中国对日本的战争赔偿权,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体现了中国人的大度与善良,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老百姓也放弃了要求日本侵略者赔偿的权力,但就现已经作出的中国受害者在日本提出的诉讼案件看,绝大多数以中国原告的失败而告终。

  中国人常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日本右翼却极力掩盖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慰安妇事件,否认细菌战,而对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甲级战犯,将其灵位供奉在靖国神社,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等于在中国人的伤口上撒盐。面对这样的日本人,我们还要说“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

  中国与日本在建立外交关系时,对一些有争议的地区和海域暂时搁置起来,但日本人却将钓鱼岛划入其版图,在有争议的海域开采油田,并在台湾传统渔场驱赶台湾渔民。日本还借助美国的势力将台湾海域列入其保护区域,公然与中国叫板,这样的日本能与中国友好相处吗?

  我们习惯说要把少数右翼份子与大多数日本人民区别开来,这是政治家的语言,其实中日老百姓之间也是不信任的,中国人大多对日本人没好感,开口就是小日本,因为日本人在中国做下了太多的坏事,犯下了太多的罪孽,还死不认罪。就以现实来说,日本商人在珠海集体嫖娼,日本学生在晚会上挑衅,日本汽车商对中国市场实行歧视政策,前不久的东亚足球四强赛上,执法中国与韩国比赛的日本裁判一场给了中国队三张红牌,连韩国队都觉得太过分了,这不是公然的敌视又是什么呢?

  我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也不是要煽动中日之间的民族仇恨,我觉得以日本的的民族性格看,中日之间还有一战,日本只信服比他强的民族,有学者说日本的灵魂是武士刀和菊花,只有彻底解除日本人的武士刀,才会给你送上菊花。如果以为通过不懈的和平努力就能实行中日和平友好,这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但日本人也这样想吗?张伯苓当年质问梅津次郎,日本人向中国人学习了上千年,而日本是在明治维新后才成为现代国家的,为什么就要侵略自己的老师呢?其实大和民族是个最现实主义的民族,向欧美学习步入先进国家行列,他不照样在二战中向美国和英国宣战吗,在珍珠港对美国人毫不留情,毁灭了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日本人在香港和缅甸对英国人也照样杀戮,这样的民族是不讲仁义不守信用的。日本是个典型的工具主义国家,大和民族是个实用主义民族,他可以向所有的国家和民族学习对其有用的科学技术,向欧美学习现代科学,学习声光化电,学习军事建筑制造等;向中国学习汉字、茶道、书法、建筑等,但中国人的仁爱中庸,欧美的民主正义它是不学的,学也是个皮毛。日本大和民族骨子里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它只佩服比它强的国家和民族,只有中国的国力可以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时候,只有中国通过真正的较量让那些像梅津次朗一样的日本人彻底趴下时,日本一定会成一个温柔可爱的邻居,真正的中日和平友好的年代才会到来。

  只有到那时,中国不亡有我在不再是警醒国人的口号,也是中国人的自豪!


  

《[张钓甯电视剧]关于电视剧张伯苓的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张钓甯电视剧]关于电视剧张伯苓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安的荔枝观后感锦集三篇03-28

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观后感(合集5篇)03-28

追梦赤子心电影观后感(合集四篇)03-28

国防军事电影观后感1000字集合4篇03-28

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观后感精选4篇03-28

《红船》观后感(合集三篇)03-27

关于大国工匠观后感【五篇】03-27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5篇】03-27

党员观看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03-27

信仰的力量观后感四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