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手机站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读后感]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读后感

时间:2018-08-27 06:39:41 读后感 投诉建议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讲述三个理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相信读了之后泥猴有所感想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希望你会喜欢。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篇一

  一、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以劳动产品的社会形式——商品作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商品的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一方面,商品按其自然形式是使用物,或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如果说使用价值使得物具有被交换的前提,那么价值就是物得以被交换的本质。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剥离了商品的物理属性、使用价值,单单是各种商品中统一存在的一种质的衡量。商品的这种价值隐含在商品中,通过交换价值的形式体现出来,交换价值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则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

  在这一部分中,马克思对商品两重性的论述用的是一种辨证统一的方法。他指出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不是以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虽然是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紧接着,马克思提出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是劳动的两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它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成为完全科学的价值理论。从商品的二重性到劳动的二重性,是论述的进一步深化,马克思用过对劳动二重性的解释说明,揭示出了商品二重性的本质。他进一步的指出,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而不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因此,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普通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界定不但说明了商品交换所依据的量的关系的决定、商品交换的性质,而且说明了价值的实现途径及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它极大地扩展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把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运用推到一个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层次。

  马克思还建立了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为在以后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其他规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矗

  二、剩余价值论

  在本卷第二篇到第六篇中,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不可能是在纯粹的流通领域内产生的,而只能是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在价值理论中我们已经把价值归结为一定的劳动时间,所以从资本的生产过程的角度看,剩余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而添加在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新价值,减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以后的那部分余额。这样,工人的工作日就分为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可以归结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所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因此这两种生产要素相结合而发生作用(即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即全部产品及其价值也都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剩余价值作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也不例外。所以正如政治经济学家科书中所通俗地表述的那样: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工人这种超过补偿工资所必要的时间以外的剩余劳动,便是剩余价值的、利润的泉源,是资本继续不断增大的泉源。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篇二

  这一年,思想价值上的转变很大。回过头去看大一大二写的一些文章,有点不敢相信那是自己的作品,反而像是反面的批判写的。这种转变起初是感性的,杂乱的,混合了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各类观念。然后,当阅读资本论之后,终于由感性上升到了理性,为我那从个人经历中得出的初步认识提供了系统的、理智的认识工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的基础理论是剩余价值论。这是一个属于马克思的原创理论成果。(我发现各个地方的论坛都有很多批评指责马克思的人,比如有人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来自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哲学来自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属于他自己原创的只有剩余价值论,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这种说法很不负责任,其全部的作用只能是显示作者的无知和狂妄。对于一个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做了几十年诚实认真研究的学者,而且迄今为止并没有人能够令人信服的证明他的理论错误了,怎么能不保持足够的尊重呢?)

  而在当前《资本论》在中国的地位不言而喻。偶然间听别人说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读过资本论还叫共产党员吗,而且资本论最好是看德文版的,因为德文——英文——中文,这当中有着大量精髓的流失,并且翻译学家或多或少都加入了自己的见解。但是鉴于本人能力与精力有限,也不必像老夫子那样求甚解,所以选择了一本中文版。 其中几点令我印象颇深。 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休息、睡觉、吃饭、盥洗、穿衣等,以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的界限,既社会界限。工人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文化、照顾家庭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 但机器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机器本来是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利手段,但在此时,却成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最可靠手段。 计时工资是用直接的劳动持续时间来计算;计件工资用间接通过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计算。其中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克扣工资和进行欺诈的最丰富的源泉,是资本家最适合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工资形式。 资本的积累,一方面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则是相对过剩人口大量存在,从而扩大品贫富差距。而越来越多相对过剩人口对在业人员造成极大的压力,迫使在业人员不得不过度劳动和忍受资本家的摆布。 发达的生产力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在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社会公有制比较起来,社会公有制自然是一个长久的多,艰苦的多,困难的多的过程。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而社会公有制则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 《共产党宣言》最后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不可否认,资本论是站在无产者的角度上的。亚当斯密,凯恩斯,马尔萨斯等经济学家则站在资本家角度上的。而且当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通过各种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社会福利系统来弱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现在你存在以下问题吗?你的工作日超过了生理界限+道德界限的时间吗?你的工资形式是计件工资吗(“跟项目走”或者叫“多劳多得”)? 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究竟为何?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的,那社会主义社会又是怎样的?没有读过《国富论》不懂资本主义,没有读过《资本论》不懂社会主义。看来对于《资本论》后两卷还是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篇三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经典巨著,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这本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的必读之书,在我大二时,上到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时候,我就萌发了看这本书想法,当我在阅览室翻开资本论,我发现我根本看不懂,这一次,是以任务的形式再次翻开资本论,我读的是第一卷第一章,之所以读这一章,是因为我觉得商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马克思也认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基本单元。

  马克思在文章的开头就讲到为什么首先要写商品这一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以单个的商品为元素形态.所以,我们的研究,就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第1页)在这一章中马克思认为“每一种有用物?都可以从二重见的去观察,即质的方面与量的方面。”(第1页到第2页)商品的二重见,第一重是使用价值,“物的效用,使那物成为一个使用价值”。(第2页)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总是认为,使用价值只能在使用中体现,在我高中学习经济生活之前,我也这样认为的。而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仅是由使用或消费而实现的。”(第2页)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未必都是实在的商品体,比如一顿美味的晚餐比一顿原材料相同但平淡无味的晚餐,就多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感觉得到的东西。因此,服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只是“服务”这种“物”,在使用或消费的前后都不存在,而只在使用或消费的过程中存在并得到实现。同时, “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第2页)“交换价值,

  最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说商品有内在的交换价值,似乎是矛盾的。”(第2页到第3页)那是否意味着商品内在的价值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一斤米可以换回两个鸡蛋也可以换回一个苹果。所以米的交换价值有很多,不止一个。但米的内在价值没有发生改变,“诸商品的交换关系仍是以其使用价值的抽象为显著特征。” (第4页)

  商品二重性的另一重是: “它们都是劳动生产物。” (第4页)这就说明,商品不管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归结起来都是人类劳动的成果。价值量的测定“由其中所含的劳动量去决定。但劳动量以劳动时间测定。” (第5页)如果我们要做一副刺绣去卖,一个人绣了一个月,一个人绣了两个月,那是否意味着绣了两个月的可以卖的很贵。马克思的解释是:“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等一的人类劳动,是统一的人类劳动力的支出。” (第5页)

  马克思认为商品必须满足两个属性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之物,可以无价值。” (第7页)天上降下来的雨水,我们可以接来浇花,但雨水不是商品,没有经过人们的劳动。“有效用又为人类劳动生产物之物,可以不是商品。” (第7页)就像妈妈为我们织的毛衣,因为没有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二重性, “我们会明白,劳动也有二重性,因为,在它表现为价值时它所有的特征,与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的特征,是不同的。” (第8页)为了证明商品的二重性,马克思在这一小节中引用了一个例子:“例如1件上衣和10码麻布。假定前者的机制二倍于

  后者。所以,如果10码麻布=1W,那么1件上衣=2W。” (第8页) 经过深入的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它当做同一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便形成商品价值。” (第14页)尽管缝和织是不同质的生产活动,但二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 “它当做具体的有用的劳动,便生产使用价值。” (第14页)人们为了生产衣服,就需要进行剪裁、缝制这种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这种裁缝或成衣工人所从事的特殊的生产活动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所决定的。

  马克思在文中讲到“交换价值一般只是某物的表现方式或现象形态。” (第3页)马克思称这种\表现方式\或\表现形式\为价值形态,并且进行了专门的分析论述。 “每个人,至少,都知道商品有一个共通的价值形态——货币形态。” (第15页)我们要做的是:“探寻商品价值关系所包含的价值表现,是怎样从最单纯、最不可感觉的姿态,发展到最迷人视觉的货币形态。” (第15页)

  首先马克思做的是探讨商品单纯的价值形态,首先探寻商品的价值表现,商品的价值表现有两级,两级是相互依赖的“麻布的价值,只能相对表现,即表现在别一种商品上。” (第16页)同时又是相互排斥的“同一商品在同一价值表现中不能同时取得两种形态。” (第17页)马克思用一道公式阐释了两级20码麻布=1件上衣。在上述价值关系中,公式两端的商品的地位是不同的。公式左端的商品麻布起主动作用,麻布通过与上衣相交换,使自身价值通过上衣的使用价值而相对地表现出来,麻布是主动地要表现自己价值的商品,就处于

  相对价值形式上。相对价值形式的考察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考察相对价值的量。“每一种价值被表现的商品,都是一定量的使用对象?且须表现定量的价值或价值量” (第21页)马克思在在文中用了两道公式10码麻布=1件上衣和20码麻布=1件上衣,证明“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反映在它们的相对表现或相对价值量上。” (第23页)

  公式右端的商品上衣起被动作用,上衣作为表现麻布的价值的材料,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就处于等价形式上。等价形式主要有三个特征“使用价值是其对立物。” (第24页)“具体劳动是它的反对物?是抽象人类劳动的现象形态。”“私人劳动采取其反对物的形态,即直接社会的形态。” (第27页)

  看完上一小节,我们知道了,考虑单纯的价值形态是行不通,这对于我们的交换考察十分局限,所以马克思接下来考察扩大的相对价值形态。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以一系列其他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态“是第一次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之凝结,” (第31页)由扩大价值形态延伸出来的是特殊等价形态。在扩大价值形态中,任何一种商品都成为一个特殊等价形态。每一个东西都是有缺点的,扩大价值形式也有自身的缺点,例如1斤茶叶可以等于2个苹果,10个鸡蛋等等,这种相对价值表现是无穷无尽的,并且杂乱不统一。1斤茶叶可以等于许多商品。张三认为1斤茶叶等于2个苹果,李四认为1斤茶叶可以等于10个鸡蛋,这样我们就无法确定相对价值。

  扩大后的相对价值形式,是无限多特殊的相对价值形式并列。这时就要发展出一种一般价值形式,它是简单而统一,许多东西都可以与它交换。比如,10磅茶叶=20码麻布,40磅咖啡=20码麻布等等,这时候的麻布“有一般等价物的性质,麻布自身的自然形态,成了商品界的一般价值形态。” (第35页)发展到一般等价形式,就要重新构建相对价值形态“一般等价物即使有相对价值形态?必须以扩大的相对价值形态,为它所特有的相对价值形态。” (第37页)

  在一般等价形态中,在这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过程存在着商品间的相互排挤,到最后只有一个独特的商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这就是货币。“当商品的相对价值,是依靠重做货币商品的商品表现时,其单纯的相对的价值表现,就是这商品的价格形态。” (第39页)我们去到商场,可以看到上面标着饮料多少钱,青菜多少钱。

  在本章的最后一小节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秘密这里的商品“好像是一件自明的极普通的东西?充满着形而上学的烦琐性和神学的固执性。” (第39页)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教。这种拜物教是以商品生产的存在为基础的。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的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生产分不开的,马克思说:“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是起因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独有的社会性质。” (第41页)马克思还认为在非商品经济的社会中,不存在商品的拜物教,并且分析了不存在拜物教的四种商品形式,从而说明了拜物教具有历史性,“但我们只要一进到别种生产形态中去商品世界一切神秘性?就都消失了。”(第47页)商

  品拜物教也如此,会随着其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的消失而消失。经济学家也试图解释商品拜物教的性质,“但它们从不曾问:为什么?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物的价值量。” (第50到51页)拜物教的神秘面纱在经济学家的努力下不断地解开。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商品社会。 这一章我看了三次,却很难理解透彻。读完这一章,我更加敬佩马克思,他的大脑就像一部计算机,逻辑性十分强,文章前后连贯性强。而且所写的内容不仅能为当时所用,还能为我们今天所用。所以,马克思被在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中获得第一名的投票,当之无愧。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读后感]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读后感]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愿望的实现读后感【热】04-18

文城读后感800字集合5篇04-18

古希腊罗马神话读后感【汇编四篇】04-18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500字精选四篇04-18

红星闪耀中国读后感(锦集3篇)04-18

《羊皮卷》读后感【汇编三篇】04-17

《经典常谈》读后感800字汇编5篇04-17

人世间读后感悟【4篇】04-17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五篇】04-17

传承红色精神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