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手机站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_青少年消防安全知识

时间:2016-06-14 01:39:41 教育新闻 投诉建议

  平时青少年们应该掌握的消防知识有哪些,我们应该向青少年传播怎样的消防知识安全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青少年消防安全知识

  青少年消防安全常识一

  一 燃气泄漏的处理方法。

  如果我们在使用燃气时出现了意外泄漏的情况,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操作,避免发生火灾:

  1 立即缓慢打开窗户,防止摩擦产生火花;

  2 关闭燃气总阀,待燃气散尽后再关闭燃气灶开关;

  3 严谨启用照明开关或拨打电话,杜绝任何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

  二 油锅着火的处理方法

  厨房是家庭中直接接触明火的地方,有时会发生油锅起火的现象,当油锅起火时,该怎么处理呢?

  1 保持冷静,迅速关闭火炉开关,再盖上锅盖进行灭火;

  2 将蔬菜、食盐、湿毛巾等沿锅边滑入锅中,降低油温灭火;

  3 油锅起火千万不要用浇水的方法灭火,因为冷水遇到高温,热油会形成炸锅,造成油火到处飞溅。

  三 厨房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1 灶具上的油污、抽油烟机上的油污和油渍灰尘都要定期清理,

  2 灶台上不要储放油瓶、堆放可燃物,灶台上方不要挂毛巾,

  3 厨房里不不要存放汽油、花露水、冷烫液等易燃易爆危险品,

  4 不要让儿童去厨房烧煮食物,不要让幼儿在厨房玩耍。

  也许青少年平时在家不经常进厨房,也不经常操作家用电器,但是以上所讲安全防火知识非常有用,认真掌握,一定会有所帮助。

  青少年消防安全常识二

  (一)燃烧的定义

  燃烧,俗称着火,系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具有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

  (二)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必要条件——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但是,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2.氧化剂: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4.链式反应:有焰燃烧都存在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物受热,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烈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例如: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2raj,乙醚为O.19mJ,甲醇为0.215mJ。对于无焰燃烧,前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即会发生。而对于有焰燃烧,除以上三个条件,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自由基),形成链式反应,使燃烧能够持续下去,亦是燃烧的充分条件之一。

  (三)燃烧的类型

  燃烧按其形成的条件和瞬间发生的特点一般分为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四种类型。

  闪燃是物质遇火能产生一闪既灭的燃烧现象。

  着火是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继续燃烧的现象。

  自燃是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积热不散引起的燃烧。

  爆炸是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物理爆炸是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如蒸气锅炉;液化气钢瓶等的爆炸。

  化学爆炸是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如炸药的爆炸,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等。化学爆炸是消防工作中防止爆炸的重点。

  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通常是以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方式向外传播的。

  青少年消防校园内火灾常见原因

  (一)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大学是教学、科研场所,许多教职员工和学生因潜心研究学问,对其他事情关心较少,消防安全意识往往比较薄弱,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思想麻痹,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纪律松弛,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用火用电不尊安全规范,火灾诱发原因众多。如乱拉乱接电线和保险丝,因电线短路或因接触不良发热而引起火灾;个别的因为用电经常超负荷常跳闸,图方便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使电路过载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熔断而造成电线起火。或在床上点蜡烛,吸烟者乱扔未熄灭的烟头和火柴等,在宿舍内焚烧杂物,在宿舍内使用煤气、液化气不当,使用煤油炉、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不当等导致明火引燃。还有电灯泡靠近可燃物长时间烘烤起火;使用电热器无人监管而烤燃起火;长时间使用电器不检修,电线绝缘老化、漏电短路而起火等。

  (三)老式建筑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多。在有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高校中,有不少木结构建筑仍在使用中。一是这些木结构建筑年代久远,屋面老化,破损严重,屋脊和封山脊开裂等现象随处可见;二是由于当时建筑设计防火等方面的规范尚不完备、法制不健全,导致建筑留下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不畅通,防火间距不够,大型建筑无防火分隔,内部装修和疏散走道大量使用易燃材料等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三是旧式建筑普遍存在着电源线明线铺设的现象,有的电线还被直接固定在木梁或木椽上。同时这些老房子的电力配置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一旦房屋漏雨造成漏电或因发热的电线烤燃这些已风干多年的木料,其后果不堪设想。

  (四)大学校园情况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火灾场所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食堂、体育馆、宾馆、家属楼、学生宿舍、教职员工宿舍、校办工厂、出租门面房等,可以说涉及到校园内的各种场所。大学校园是一个浓缩、开放的小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公共场所。从建筑来看有高层、多层民用建筑,有厂房、仓库,有的还有地下人防工程。从用途来看,既有教学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商业网点,又有实验室、宿舍和办公楼。建筑物相对集中,人员相对密集。有的学校中既有生活区、教学区,又有家属区,甚至还有附小、附中等附属单位,客观上形成了大学校园内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的特点。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大学校园中多种经济体制共存创造了有利条件,出租校园建筑或者沿街门面房的现象普遍,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五)建筑物人员密度大,安全通道少。大学生在校教育有别于中小学生就近入学教育,高校因生源来自全国各地而实行在校学生集中住宿。目前大部分在学生宿舍的建筑面积一般每幢在3000平方米左右,有的甚至更大,一幢楼内居住学生数额1000人上下。大多数高校在兴建学生宿舍时,虽然已考虑到消防安全需要而留有消防安全通道,但不少单位从日常的防盗安全或学生人身安全考虑而关闭大多数消防安全出口或加设防盗门,只留有一两个出口用于日常进出,使“安全出口”名存实亡,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可想而知。有的为了防止男女生混窜宿舍,校方还让男、女生各住一半楼,在楼道中间加门、隔墙进行分隔,宿舍被一分为二,楼梯、消火栓、安全出口等消防设施也被一分为二,火灾危险性大大增加。

  (六)校方在消防安全上投入少。大学是事业性单位,每年的经费开支主要靠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在国家财力有限,重点保障教育经费支出的情况下,用于消防安全方面的经费十分有限。在大学管理体制有所变化的今天,各学校之间竞争更加激烈,重点是将经费用在师资力量和教学硬件设备的竞争上,很难投入到人们不易看到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火灾隐患整改上。另外,大学里保卫部门真正实施消防安全管理的人员很少,有的甚至只有一个人,有的人还身兼数职,造成精力分散。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_青少年消防安全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_青少年消防安全知识】相关文章:

关于小学教育新闻宣传年度工作计划【六篇】10-21

初一年级新生养成教育新闻稿(合集三篇)10-14

以学增智主题教育新闻联播范文(精选四篇)09-09

部队安全警示教育新闻稿范文三篇05-23

节前安全教育新闻稿精选3篇05-23

部队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新闻稿精选四篇05-23

部队安全教育新闻稿(合集五篇)05-08

[电脑排名前十的2017]2017一台电脑如何在家赚钱01-07

[客厅沙发放哪个方位好]电视放在客厅哪个方位最适合01-07

【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火灾预防基本知识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