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 手机站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语文课堂教学图片的运用

时间:2019-01-07 19:04:09 高考语文试题 投诉建议

  现今的语文课堂,人们在感受教者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师生间精彩对话的同时,都会由衷地赞叹课件的精美。那动感的画面、那多彩的世界让听课者赞叹不已。但在称赞之余,更多的是一份无奈,这一个个精美的课件不知耗费了制作者多少个日日夜夜。面对这花费了心血的课件,老师们只能望而却步。在平时教学中,备课、批改作业几乎已占满了老师本不多的课余时间,哪里还有精力和时间制作课件呢?那一个个精美的课件只能成了公开课和评比课的专利了。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老师在常态课堂中也能收到如此效果呢?大家知道,教学图片易于制作又使用方便,因此成了老师们平常教学时钟爱的教具。传统的教学图片如果能巧妙运用,也可以让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画面中去,并且能收到使用课件教学中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结合一些真实的课堂教学片断来具体说说。

  一、词图拉手 动中显实

  “词图拉手”就是把词语送入相应的图旁,也就是给“词宝宝找家”。在教学低年级生字词时,使用“词图拉手”的方法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或者帮助学生巩固复习生字词,效果斐然。在给词宝宝找家的过程中,学生先要认识词卡上的词语,再看清图画,理解图意,最后才能准确地找到词宝宝的家。

  《家》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教材,它是一首儿童诗。一位老师在执教《家》这课时,她这样教学生字词:

  师:小朋友们,有四个调皮的词宝宝找不到家了,大家快来帮帮它们。

  (师出示词卡)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四个词宝宝吗?

  生:认识。

  (师依次出示白云、小鸟、鱼儿和种子,学生一一认读。)

  师:白云、小鸟、鱼儿和种子这四个调皮的词宝宝找不到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吗?

  生:能。

  (师出示画有蓝天、树林、小河和泥土的图片,请四位小朋友把词卡贴到相应的图中。)

  师:你为什么把白云贴在蓝天中。

  生1:因为白云在空中飘呀飘。

  师: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小姑娘。

  师:那你为什么把小鸟贴在树林里?

  生2:小鸟住在树上。

  师:你一定非常喜欢小鸟和树林,是吗?

  (小男孩点点头。)

  ……

  这个教学环节虽然老师仅用了四张卡片和一张挂图,但学生们在给词宝宝找家的过程中,动口、动手又动脑,个个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教学效果非常好。

  此片断如果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来教学,虽然画面好看了,但仅是老师在前面忙得不亦乐乎,点鼠标、调音量,学生反而成了看热闹的观众。教学实效性不强,学生的理性思维也会受到限制。如:一位老师在试教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识字2》时,她这样使用课件帮助学生巩固12个词语。

  师:小朋友们,它是谁?

  (师点击鼠标,出示画面“太阳”。)

  生:太阳。

  (师点击鼠标,出示词语“太阳”。)

  闹钟、小鸟方法同上。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点击鼠标,出示画面“一位小朋友在穿衣”。)

  生:穿衣。

  (师点击鼠标,出示词语“穿衣”。)

  ……

  以上环节显然没有真正起到巩固词语的作用,学生只是看到画面说出词语,并不是经过思考认清词语后读出词语。在反馈中发现一些学生仍没有掌握词语的真正涵义。后来,这位老师采用“词图拉手”的方法,把12张词卡随机发给学生,再把12张图片出示在黑板上,最后让小朋友把词卡送入图中。孩子们在送卡时先要读准词语,然后认真地到图中找到相应的景物,最后贴入图中。补上这个轻松又活泼的教学环节,显然起到了巩固词语的实效。

  二、画面拼接 错中显实

  画面拼接就是按文本的内容,把画面组合起来。这个方法在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狼和小羊》(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这一课时,一位老师设计了师生共同再现当时情景这一个环节,帮助学生理解第三自然段。

  师:小朋友们,瞧,这就是那条清澈的小河。

  (出示小河图)

  师:小羊快来呀!

  (请一位学生把小羊放到河边,这位学生随意地把小羊放到小河中游的位置。)

  师:不好,凶恶的狼也来了。

  (请另一学生把狼也放到河边,而这位学生则随意地把狼放到小河的下游。)

  (学生们看到后,纷纷举起了手)

  师:有意见吗?

  生1:小羊应该贴在下游,狼应该贴在上游。

  师:为什么?

  生2:小羊说它站在下游,不可能把狼的水弄脏,所以,小羊应该站在下游。

  师:是吗?把课文第三自然段再读一读。

  (读完后,刚才放错位置的两位同学把狼和羊的位置进行了调整。)

  这个环节,两位学生一开始都放错了,后来经过讨论、阅读,明白了为什么,并进行了调整。虽然方法简单,但效果明显。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咏华山》和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3课杜甫的《绝句》等这类课文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三、画面变更 情中显实

  画面巧妙地变化,有时还能产生强烈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一位执教者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清末政府的无能和各国侵略者的强盗行径,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考考大家,知道我国的疆域在什么时候最大吗?

  生:清代中叶。

  (师出示地图)

  师:这就是当时中国的地图,可到了清末的时候,它已被各国侵略者一一割据……

  (老师边介绍清末政府签订的各种屈辱的条约,边撕去地图中的一部分。)

  当片片地图碎片从老师手中纷纷散落到讲台上时,学生们的心也仿佛被揪紧了,从学生们的脸上看到了震惊与气愤。是呀,那被撕碎的纸片,就是我们一寸寸的疆土呀!望着那么多的疆土被掠夺,怎能不震惊,不气愤呢!这种形象而又直观的教学手法比口头说服教育要好千倍。

  四、图片渲染 境中显实

  有些画面放大后,能起到烘托、渲染环境的作用,把学生领入情境。《卜算子咏梅》是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一组里的一篇课文。这是毛主席词作中的精品。全词以昂扬饱满的情绪,乐观向上的精神,豪放粗犷的风格,描绘了“梅”独特的性格,超凡脱俗的气质。作品语言通俗,耐人寻味,画面感强。一位执教者课前在黑板上悬挂了一巨幅梅花图,那雪中怒放的梅花,高尚、纯洁,令人心动。孩子们仿佛走进了梅花的世界,闻到了梅花淡淡的清香,感受到梅花高贵的品质。

  又如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上《看菊花》一课时,在黑板上画满了各色菊花,学生们好像来到了公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菊花,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生兴趣更浓了。

  五、图片对比 趣中显实

  阅读教学中,用图片对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了解人物形象。《鲁班和橹板》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材,课文介绍了鲁班看到老艄公摇船费力,又受到鸭子脚蹼的启发,从而发明了橹板的故事。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图片对比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先出示鸭子游水的图片,然后在鸭子的脚边出示放大的鸭子脚蹼,引导学生观察鸭子脚蹼的形状,最后再出示鲁班造的橹板图,让学生比较橹板与鸭蹼。经过比较学生恍然大悟,明白了鲁班为什么造像鸭子脚蹼的橹板,并体会到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会用仿生学的方法来创造新事物,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简易的图片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得当,也能起到实实在在画龙点睛的效果。大家不妨多动动脑筋,巧用图片,让常态课上出新意,上出实效,让智慧永远跟着我们的孩子。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语文课堂教学图片的运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语文课堂教学图片的运用】相关文章:

山东高考语文试题题型范文七篇11-29

新课标全国Ⅱ卷2023高考语文试题以及答案(合集三篇)11-28

高考语文试题研究高考语文命题预测及复习策略高考复习高三(锦集4篇)11-28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锦集8篇)11-28

宁夏202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锦集三篇11-22

2023青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范文(精选3篇)11-22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卷【3篇】10-31

2023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范文汇总二篇10-29

2023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汇编二篇】09-29

山东省2023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精选3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