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手机站

【山西的各种小吃的做法大全】山西的各种小吃的做法

时间:2019-02-09 12:32:40 山西 投诉建议

  山西小吃有哪些?山西特色小吃有什么?如果你不是很了解,下面来看看哦,小编还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了山西小吃的做法哦!

  山西的各种小吃的做法

  太原头脑

  太原小吃“头脑”,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发明,为药膳食品,对人体有滋补作用。太原小吃“头脑”又名“八珍汤”,是由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外加腌韭菜做引子。因为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来吃头脑,也叫“赶头脑”,需要挂灯笼照明,所以经营头脑的饭店门前都挂一盏纸灯笼作标志。

  2清徐灌肠

  清徐灌肠是山西著名的汉族小吃,属于晋菜。起源于山西省离省会龙城太原市30公里,以“醋都、葡乡”著称的清徐县境内,清徐灌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口感爽滑、营养丰富、工艺精湛、老少皆宜,灌肠主要经粗粮精做而成,本身含有大量粗植物纤维和对人体有益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特别对“三高”、肥胖等人群百利无一害,是现代都市白领和爱美女性追捧的素食精华。

  3古交油面儿

  古交的特色,以前只有过年时才吃。把白面和油、糖和水和起,叠下两个长方形条摞起来呢,再在外面裹上一层只用水和起的面皮。切下1厘米多长得快,放到油锅里炸,两个耳朵很快就会翻出来。很好吃的。

  4阳曲折饼

  【折饼]】俗名"黄儿"将硬黄米加少量黄豆、玉米磨成粗面,以温开水和软,置热炕发酵,加适量碱、少量糖,搅成糊状,舀入黄儿(中间微高,周围较低边沿有凹 沟的圆形铸品),以温火烙制,只烙一面,待熟,将饼折成半圆形,故名折饼。色泽金黄,松软多孔,香甜适口。一次烙制很多,食用时蒸烤均可,为百姓冬季或过年之必备食品。

  5娄烦推蒸饼

  子推蒸讲俗称蒸饼。相传是寒食节为纪念晋大夫介子推而流传下来的饼食,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发酵后的精粉面团中加入猪扳油、香油、葱花、调料面,上笼蒸熟而成。此外,还有“头脑”等,各地都有独特的风味小吃。

  6六味斋酱肉

  是太原市的传统名食。太原市六味斋酱肉店生产,已有40多年的历史。“六味斋”的酱肉的品种有酱肉、酱肘花、杂拌、香肠、蛋卷等,风味各异。特点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大同美食

  1浑源凉粉

  浑源的每一个凉粉摊,你都会看到那里除了碗坨状的凉粉外,还有十几个小盆,那里放着各种各样的调料,主要的有醋、蒜水、葱花、黄瓜、香菜,而使浑源凉粉之所以称为浑源凉粉的就是其特有的莲花豆、豆腐干和辣椒油。莲花豆香酥可口,豆腐干嚼得过瘾,而辣椒油则口感香辣,不同于其他辣椒的干辣。浑源凉粉以土豆淀粉为原料,加入适量的明矾,搅成糊状,在火上滚熟,凉冷倒出即成,故又名粉砣。浑源凉粉又白又细又利口,象猪皮冻似的“筋颤”,拿在手中“滑溜溜”。

  2阳高玻璃饺子

  玻璃饺子是阳高独具特色的民间食品。它源于民间,又由民间进人宾馆、酒店的餐桌。由于它的皮子似玻璃般透明或半透明,人们能看出内中的馅儿,因而人们称之为玻璃饺子。阳高属高寒地区,无霜期短,莜面和山药是当地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而制作玻璃饺子的原料就是莜面和山药。当然,这说的是饺子的皮儿。

  3大同县苦菜

  苦菜的吃法很多。“三月三,苦菜芽往出钻”辙苦菜芽拔回后,不用下锅煮,洗净后可以直接调了吃.苦菜芽鲜嫩,带着一点淡淡的涩,不过人们吃的正是这个鲜,这个原汁原味。苦菜长到一扎高时,正是烈日炎炎的夏季,挑的人也多了。沸水里焯一会儿,捞上后切碎就可以调着吃了。调苦菜色泽油绿,味道鲜美,肉质嫩脆,很多人都喜欢吃。

  4广灵驴肉

  广灵的五香驴肉,以广灵特产的画眉驴肉为原料,经煮熟酱制而成。在煮肉的汤锅中加有盐、味精、酱油、冰等调料,烧开后再加入陈皮、草果等香料和滋补中药,因此,广灵五香驴肉不仅风味独特,味道纯正,而且有很好的营养和保健作用.

  五香豆腐干

  是山西北部地区广灵县的汉族传统名产,已有100多年的制作历史,享誉雁北、大同、河北等地。这种五香豆腐干为条状,色泽白里透黄,质地硬中有韧,成香耐嚼,越嚼越香。在1981年山西省副食品鉴定会上,获出口产品第一名。

  阳高杏脯

  是产于山西省阳高县的汉族名吃,畅销国内外,阳高山区所产的杏十分有名,个大、味甜、核小、色鲜,以优质杏为原料而成的杏脯自与别处不同。杏脯作法不是很复杂,将杏去核、晒干后,就可以制成杏脯。

  阳泉美食

  1阳泉漂抿曲

  漂抿曲,亦称小河捞,大约从明朝开始风行于阳泉。它是以绿豆掺少量精白面粉和面,经特制抿曲床压制而成。煮熟后捞入各种调料配制成的汤汁中即可飘起。它长如挂面,细如毛粉,清香利口,鲜味扑鼻,富有营养,风味别致,还具有消火消暑之功效。明末清初,傅山先生曾在《小河捞记》中赞美它的美味,至今抿曲仍香飘山城。

  2平定过油肉

  过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传统特色菜肴,历经代代厨师精心烹制相传至今,历史上该菜源自晋东名城平定,平定州(今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最是正宗。1957年2月经市饮食公司组织专家评审,将名厨吴万库技师制作的过油肉评为了太原十大名吃。

  3盂县莜面栲栳栳

  “悠面烤栳栳”是盂县极具地方特色的名菜,该制法关键有三:一和面,二搭卷,三火侯。和面必须沸滚开水,稍凉揉成光滑面团,趁热搓条、揪块,放在光净的石板上,用手推出又薄又匀的长片,再用手指往起一挑搭成园桶形,一个挨一个整齐地排列在蒸笼上,象蜂窝一样蒸10分钟即熟。蒸时要注意火侯,火候不到,窝窝不熟,过火“栳栳”软摊,食之无筋,味欠色减。

  长治美食

  1长治腊驴肉

  上党腊驴肉长治的名吃中以上党腊驴肉最为有名,上党腊驴肉原专指沙锅腊驴肉,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它以新鲜驴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香料、佐料、做工极为考究。其色泽鲜艳,醇香可口,以其独特的风味倾倒“美食家”,享誉古今。

  2长子炒饼

  炒饼是长子县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名食,色鲜、质软、清香、味美,口感极好,一经品尝,佘味难忘。采用白面烙饼成丝、水泼粉条、猪肉丝、植物油为主料,配之精盐、酱油、葱丝、蒜苗、米醋和鸡汤等佐料,用炒飘在旺火上翻炒而成,是县人用来招待宾客的主食之一。民间流传:“上党炒饼数长子,长子炒饼数石哲。”

  3屯留水煎包

  “水煎包”也算的上是屯留名吃中比较有名的了,“屯留水煎包”是将面粉发酵后,兑好碱,揉匀,下剂,包入馅心做成包子,放入测过油的平底锅里面,加水面糊,以半煎半蒸(炯)的方式制熟.成品具有两面色泽金黄,馅料味鲜,外皮酥脆,香味浓郁的特点。

  4平顺闷菜丝

  平顺闷菜丝是由平顺山区特产的菜根经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是馈赠亲友的理想之选。闷菜丝是由平顺特有的菜根经五道工序加工而成传统工艺,科学配方。口感好,色泽优。

  5武乡枣糕

  枣糕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是武乡经济实惠的一种民间小吃,很受人们喜爱。是民间婚丧嫁娶、生日、满月、暖房、祝寿等事主食,也多见于集市、饭摊。具有色泽金黄,绵软甘甜之特点。

  6沁源莜面栲栳栳

  莜面的原粮叫"莜麦",也称"燕麦"、"玉麦"。已有2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沁源县首屈一指的粗粮品种。它不仅有耐饥抗寒、保肝、保肾,造血及增强免疫力之作用,而且还有强体、健脑、清目、美容之功能,常食可提高智力、降低胆固醇,治糖尿病也有良好的效果。它既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也是降血防癌的药物。莜麦脱壳碾粉即叫"莜面"。

  晋城美食

  1泽州馔面

  “馔面”,深受大家的喜爱,相传“馔面”源于周朝,原本是宫廷美食,后流传到民间,成为百姓人家办喜事,用来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馔面”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配料讲究;制作好的“馔面”色泽光亮透明,风味独特,口感光滑如玉,吃一口回味无穷。

  2沁水河洛

  河洛面又叫饸饹面,用压河洛的机器,把面和了,拧成圆柱型(大小根据机器而定)。放在机器里,等水烧开了,把面压在里面就行了,熟后盛出来放凉水里过下(这步依据个人口味而来),放在碗里,浇上卤子就可以吃了。

  3阳城杂割

  “杂割”在阳城,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羊“杂割”,一类是牛“杂割”,好像前者更正宗一些,用的是羊肚、羊血和羊汤做成。尤其在冬天的早晨,吃一碗是又香又辣,填饱了肚子,又暖和了身子,那真叫痛快。这种吃食,是混合了荤素的原料在里边,有猪羊牛的下水、血块处理做成的成品,还有白萝卜、冬瓜、豆角等蔬菜在里边,而且汤汤水水,极易下口,杂字大概如此而来吧。

  4、阳城肉罐肉

  是驰名三晋汉族传统美味佳肴。罐似粗瓷,内敷细釉,口颈小、肚儿大,瓯式盖子,盖与罐口大小合度,放之平稳、严密。其外形美观、色泽鲜亮、敦实大方,摸着光滑细腻,使用起来极其方便,能够适合煮、炖、焖肉的需要,兼餐具与工艺美术品于一体,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

  肉罐肉不仅制作工艺独特,味纯喷香,而且阳城肉罐还是我国陶瓷工艺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 宋、元时期,有个陶瓷世家的乔氏,从陕西西安龙桥迁到山西高平的桥沟,发展陶瓷业。经多年选择,乔氏发现阳城县东五华里的后则腰村陶瓷资源十分丰富,便建立了陶瓷窑,开始烧窑作货,生意十分兴隆。到了明代万历初年,乔氏后裔迁居阳城后则腰村,兴建了陶场,很快就有许多陶瓷新品相继问世,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阳城肉罐,虽历经沧桑,仍盛传不衰。

  包皮面

  朔州美食

  1山阴塞上冻兔肉

  塞上冻兔肉,味鲜肉嫩,营养丰富,消化率高达80―90%,颇受消费者青睐。兔肉所含蛋白质很高,比猪肉、羊肉多一倍,比鸡肉多1/3,甚至比蛋白质丰富的牛肉也高出1/6;它的脂肪含量又低,仅为猪肉的1/16,羊肉的1/7,牛肉的1/5。不愿发胖,最宜多吃兔肉,至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老年人,更要吃兔肉,因为兔肉中含有的卵鳞脂,可使脂肪质乳化,从而让身体吸收,减少血管硬化的可能,在日本被称为“美容肉”。

  2应县凉粉

  应县凉粉是用马铃薯淀粉制成的。是当地别具风味的一种小食。每到夏日,凉粉摊尤多,街头巷尾比比皆是。应县凉粉不仅上市数量多,而且风味独特,其特点:一是含水量较多(淀粉与水的重量比在一比十左右),到出售前,一直浸泡在凉水里。二是加工精细。三是调味精美。咸盐、酱油、辣椒、醋、香油、味精、芥末、葱等佐料齐备,各味俱全。再佐以豆腐干细丝。色、香、味俱佳。

  3怀仁黄糕

  黄糕,是怀仁周边一带常见的家常食品,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起来松软可口,十分味美。做法:以黄米面为原料,先用温水和成碎块状,上笼熟,然后倒在盆里用手再揉,边揉边在表面抹点油,防糕面干裂。

  4、应州牛腰

  山西应县汉族特色小吃,属于面食。是一种起源于清代中期的应县美食,其色如咖啡,松软甜润。相传在清代中期,应县城内有个叫于义的饭店掌柜把白面和糖稀和起来,捏成小饼,放入炸麻花的油锅里炸制,捞出一吃,味道甜润,越嚼越香,而且颜色很象煮熟的牛腰,应州牛腰因此得名。

  晋中美食

  1和顺油布袋

  油布袋又名砍三刀,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山西人春节期间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年年关,家家制作,户户蒸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山西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常年以玉米为主食。为了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饮食,山西人便创制了一种粗粮细制的食品。炸制时,为使麻油渗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称“砍三刀”。又因其吃起来油香四溢,故又称“油布袋”。

  2灵石摊摊

  是人们非常爱吃的食品之一,尤其适宜老人小孩食用。但由于它制作麻烦,费时费力,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少食用,但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是家家必做,户户皆吃。传说这一天是龙抬头之日,做摊摊俗称扯龙皮,意在驯服龙王,好让它在新的一年中服服贴贴为百姓服务,保证风调雨顺,获得粮茂年丰。

  3平遥标碗秃

  平遥碗秃则是饭铺摊点中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初年,平遥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傅所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碗秃主要由白面粉制作。它集凉粉与灌肠的优点于一身,既有凉粉的凉爽利口,又有灌肠的浓烈香味,精而不腻,滑利爽心。夏可凉拌,冬则热烹,老少皆宜。传说,1900年(即光绪二十六年),慈溪太后一行避祸西安,路径平遥时,食用了董宣的碗秃,赞不绝口,并赐予重赏。碗秃被封为御膳,于是碗秃名声大振,以后渐渐流传到民间。

  4太谷饼

  太谷饼的生产历史悠久,在清末时已行销京、津、西安、兰州、包头、张家口等地。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太谷饼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那首清脆悠扬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更是让太谷饼的美名传遍天下。

  5  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久负盛名,起源年代无考,清代时已誉满三晋。清嘉庆年间,邑人雷金宁及其子孙三代,在城内文庙街设有兴盛雷牛肉店,长达百余年。到光绪末年,又有任大才与其子任仰文在城内西大街设立自立成牛肉铺,所制牛肉可与兴盛雷牛肉相媲美,均为正宗产品。

  平遥牛肉不加任何色素,但色泽红润,茬口鲜红,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组织紧密,里外软硬均匀,食之绵软可口,咸淡适中,香味醇厚,回味悠长。久食之,可抉胃健脾,增进食欲。制作时必须选用上好肉,加工技术非常讲究。

  运城美食

  1芮城麻片

  芮城麻片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产于黄河北岸的芮城县。是用芝麻、小米汤、熟面粉、大豆油、柠檬酸、广东榴花白糖等十余种原料和质软甘甜的芮城井水精制而成。片薄如纸,晶莹透光,其味蜜甜,入口酥脆,食后有余香。经盛夏而不粘连,存放久而不变味。长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老幼咸宜。在市场上享有声誉。

  2闻喜煮饼

  闻喜煮饼是闻喜县生产的著名糕点类食品,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煮饼外裹一层芝麻,滚圆状。将芝麻团掰开,便露出外深内浅的栗色皮层和绛白两色分明的饼馅,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营养丰富,酥沙不皮,甜而不腻,久不变质,越嚼越香。

  3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目前,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销售,颇受欢迎。

  4解州羊肉泡

  解州羊肉泡馍选料上乘,作料齐全,工艺独特精细,汤汁新鲜,味美可口,因而它“看着美,吃着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称赞。有诗云:“原汤优汁味鲜美,去寒暖胃添精神。夏天吃了防胃寒,冬天吃了暖全身。”据说,当年慈禧太后西去长安,听说解州羊肉泡馍很有名气,就派专使到解州为其取之。

  晋南醪糟

  是山西传统的汉族小吃,这种甜点闻名遐迩,最早出现在霍山南麓洪洞城的小吃摊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应运而生。洪洞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于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还因为用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

  闻喜花馍

  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汉族传统名点,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因花式各样而命名为花馍。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 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闻喜花馍2006年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在2012举办的“中国·闻喜花馍文化节”上创造了四项世界纪录。

  羊肉胡卜

  的“胡卜”指的是一种死面饼子,是山西运城地区的特色小吃,尤以北相镇的最为著名,故又称“北相羊肉胡卜”,距今100多年历史。

  忻州美食

  1五台高粱面鱼鱼

  高梁面鱼鱼是五台地区乡间百姓粗粮细做的一种日常食品。它是用普通高梁经过淘煮漂晾碾磨成面,用开水和好,人工搓成的。看五台的农家妇女们搓鱼鱼,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高粱面鱼鱼蒸熟后,配以羊肉或西红柿汤调和,清爽利口,别具风味。

  2代县麻片

  代县麻片早在清代就已驰名省内外。将上等面粉拌上糖,加入油、蜜水和成团状,然后擀成皮、涂上蜂蜜、撒上芝麻,上锅烘烙。成品色微黄,酥脆香甜,吃来满口余香。

  3忻州一窝丝

  “一窝丝”又叫“盘丝饼”,是山西省忻州地区宁武县的特色小吃,历史悠久,曾经是高级宴席的甜点。“一窝丝”以酥、脆、香为贵,具有色淡黄,味甘甜,质酥脆的特色。鲜食时甜绵可口,干食时酥脆清香。其形状像曲蜷待腾的蛟龙,提起一根线,放下一窝丝,动一动,散成一堆;嚼一嚼,其味无比。存放一至两月,色、味不变,软硬程度不变。后来,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日益提高,白面、胡麻油家家不缺,“一窝丝”在全县农村兴盛起来,成为人们迎宾待客的佳品。

  4神池麻花

  神池麻花为我区的名食之一,在食品业中著称甚久。其配料是酵肥三份,水二份半,油半份,糖、碱少许。炸时用葫油,要清澈澄净,以不起沫不冒为宜。神池麻花看去色鲜美,闻之香扑鼻,吃起来脆而不硬,酥而不散,香甜耐嚼,回味无穷。

  5、定襄蒸肉

  是山西定襄塞北的一种汉族名吃,相传为当地进贡宫廷之贡品,现在也是当地民间宴席必备佳肴之一。食材主要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淀粉、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制成。具有肉香扑鼻,多食不腻等特点。

  临汾美食

  1临汾牛肉丸子面

  在临汾就不能不说牛肉丸子面。在临汾的大街小巷,最多的就是牛肉丸子面了,门面都不大,属于平价小吃。很多临汾人从外地回来,第一时间就来吃牛肉丸子面,味道很棒,适合喜欢吃辣的人。

  2霍州猪血灌肠

  将猪血灌肠是霍州传统名食之一,它创制于清朝中叶,加工精细,风味独特,是誉满三晋之佳品。

  3翼城糯米糕

  1、红枣葡萄干洗净泡上一会;2、糯米洗干净,用清水泡上一阵;3、将泡好的红枣切成小条,放碗底部,放些葡萄干;4、将泡过的糯米放进碗中,中间铺上一成山楂片,在放上些糯米;5、最后再放上些橘子,上锅中火蒸半个小时左右就好了。

  吕梁美食

  1吕梁水晶豆腐

  水晶豆腐是吕梁市特有的一种地方小吃,原料为土豆。为宴请亲朋好友、红白喜事比不可少的一道菜品。该小吃从外观看,色泽晶莹,形状类似豆腐片。味道鲜美,滑而不腻!

  2兴县冒汤

  兴县帽汤兴起的时期,史料里面没有记载。据说,清代乾隆九年,在京做高官的兴县籍人孙嘉淦回兴县探亲。探亲期间,他访亲问友,朋友们招待他的就是粉汤和饺子。当时的粉汤就是细粉条内调以辣椒、花椒、胡椒、葱、芜美、食盐、醋等调料。孙嘉淦吃后感到两种混在一起吃比分开吃要可口。

  3柳林县碗团

  柳林碗团是柳林特产,离石、中阳等地都有,但不如柳林正宗。柳林碗团也被称为“碗脱”或“碗秃”。“碗脱”之名的来源是因为它用小碗蒸,熟后晾凉,可从碗中脱下。在柳林方言中,“团”、“脱”、“秃”,音节相似,故有多名。但人们大多喜欢碗团这个名字,用圆圆的碗蒸出圆圆的碗团,象征团团圆圆。

  4孝义油糕

  油糕也是孝义的一种风味小吃。尤其是孝义的油炸豆馅糕、油吱糕,色、香、味俱佳,吃起来软而有筋道,甜而不腻,非常可口。蒸糕面是做好油糕的关键。要一气蒸熟,不能有夹生面;要掌握好面的软硬,软了不能捏,硬了失风味。孝义油糕有馅糕、枣片糕两种。把案子糕切片油炸,谓之枣片糕。馅糕又有糖馅、枣豆馅之分。婚寿喜宴,在上大菜之前先上一盘油炸糕,谓之喜糕、寿糕。

  平遥面食品种繁多,制作精细,吃着可口,有三大特点:

  1、花样多,一面百样吃,炊手能做近百种面食;

  2、用料广,白面、红面、豆面、荞面、莜面、玉茭面、米面多种杂粮;

  3、能蒸、煎、烩、煨吃,凉拌吃,还能煮、炒、焖吃。

  还有两大讲究:1.浇头、菜码; 2.一面百味。

  1.包皮面

  【原料】精粉250克,高粱面250克,清水250克。

  【制法】①把精粉用清水125克和起待用,高粱面用清水125克和起待用。

  ②把和好的精粉面团擀开包住高粱面团,上案板用擀杖擀成0.3至0.4厘米的薄片,用刀切成10厘米长的窄面条,下开水锅煮熟即成。

  【特点】红白鲜亮,清爽利口,可浇各种卤汤。

  2.捏钵面

  【原料】豆面300克,精粉200克,水300克。

  【制法】①将两种面掺和在一起,倒入盆内加适量水用筷子搅匀。

  ②把和好的面放入捏钵内,把压头放上,锅内水沸后,双手大拇指压上,其它四指捏钵体,把面挤压进锅里,煮熟后捞出放浇头即成。

  【特点】筋道利口,风味独特。

  3.握溜面

  【原料】精粉500克,清水350克。

  【制法】①将面粉倒入盆内,加水用筷子搅匀,稍醒待用。

  ②沸水锅前,用右手握面,将面从手指缝挤压出去煮熟捞出即成。

  【特点】民间风味,方法独特。

  4.拨烂子

  【原料】高粱面、白面或两掺,土豆、胡萝卜等菜。

  【制法】①将土豆或胡萝卜用擦子擦碎放入盆内,将面掺入菜中,加少许水拌成颗粒状上笼蒸。

  ②蒸熟后用熟猪油或菜籽油热炒,加入油、盐、葱、蒜调料。

  【特点】调料味浓、热和清香。

  5.和儿(发糕)

  【原料】玉米面或加白面、豆面。

  【和面】加凉开水调成稠状,发酵。

  【制法】面发酵后加碱中和摊入笼中上笼蒸,熟后切成菱形即成。

  【特点】制作简单,食用香甜。

  6.煎饼

  【原料】小米面、高粱面、玉米面与白面或绿豆面混合。

  【和面】用温水调成稀糊状。

  【制法】将和好的面摊在铁鏊上慢火煎成,熟后呈圆形薄片,可卷豆芽、土豆、香菜、调料之类食用。

  【特点】制作方便、食用方法多,可满足不同口味。

  7.瓠托儿

  【原料】白面。

  【和面】瓠子或西葫芦用擦子擦碎,入白面、水、食盐、搅拌成稀糊状。

  【制法】将调好的面摊于一器皿内,置铁鏊于火上,倒入少许油,待油温热到九成时,将调好的面适量摊于铁鏊,摊约0.5cm厚,使油翻煎即成。

  【特点】色泽金润,亦菜亦面,油而不腻,常吃不厌。

  8.和煎

  【原料】玉米面掺少许白面。

  【和面】面中加温水调成稀糊状,发酵后加碱中和。

  【制法】将和好的面盛入“和煎鏊子”(一种铸铁圆形模具,其底中部凸起,圆围成槽,有铁盖)焙烙即成。

  【特点】味甜,软,色润诱人。

  9.角儿(水饺、扁食)

  【原料】白面。

  【和面】用凉开水(与室外温同)将面和好,一般不干硬不稀不粘手为宜。

  【制法】将面揉匀揪成栗子大小的面团,揉圆压扁,用擀面杖旋转擀成薄皮,中间包馅,馅料多用猪肉加白菜,羊肉加胡萝卜,韭菜、粉条、豆腐加炒鸡蛋等,包好后沸水煮熟即可食用。

  馅料荤素不限,饺子包法多样,有麦穗状、扁状、元宝状,民间食用多为核桃状。将右手食指弯曲与拇指呈椭圆状,其余三指分开,将对折捏好边的饺子放于食指与拇指间,左手与右手形状类同,两手五指交叉,向里收拢,饺子便可成核桃状,民间俗称“相公帽”饺子。煮熟即可食用。

  【特点】适合各种口味食用,嫩润爽口。

  10.煮 圪 瘩

  【原料】玉米面加少许黄豆面。

  【和面】用沸水将面和成面团。

  【制法】将面团揪成小团,拍制成5cm左右饺状与小米稀饭一起煮熟即可食用。

  【特点】属粗纤维食品,经常食用,有助于消化,味甜、清爽可口。

  11.糊糊

  【原料】高粱面、荞麦面。

  【和面】

  选一种面粉,视面干湿程度约面:水为5:1,均匀撒入锅内凉水中,用木棍不断搅动,边撒边搅,使之渐熟而不糊锅,呈凉粉状,可冷调、熟炒食用,调料以葱、蒜、大料水、炸酱为宜。

  【特点】食时蘸以调料,入口直接吞咽,不必嘴嚼,滑溜爽口,开胃。

  12.拌汤

  【原料】白面。

  【和面】白面加少量温水,搅成絮状物。

  【制法】用筷子将絮状物徐徐拨入沸水中煮熟,可加荷包蛋、青菜,烹入油、盐、碎葱,加调料即成。

  【特点】易于消化、吸收,是年老体弱或病后调养的上佳面食。

  13.油花花

  【原料】白面。

  【和面】白面加油、温水和成团,白面加鸡蛋、红糖水和成另一团面。

  【制法】将两团面揪成小团,用两块颜色、质地不同的面层叠相间,制作成不同面花、佛手、如意等象形物经油炸而成。

  【特点】形象各异,民俗面艺,趣味浓厚,味甜、质酥、脆,已成当地逢年过节必备待客之品。

  14.油炸糕

  【原料】软小米面、软糜子面或软大米面。

  【和面】用开水把面和成面团。

  【制法】

  将和好的面团揪成小团,揉成馍馍状上笼蒸,一般时间应长一些,以45分钟为宜,出笼后再揪成小团,捏为皮壳,中间加馅,馅多为豆馅或菜馅或红豆加红枣共同煮熟后加糖研碎,菜馅为萝卜切成末状,经开水冲泡滤水而成。包馅时手法同包扁食相似,对折捏边,呈扁而半圆形置沸油中炸熟而成。

  【特点】味醇、酥、甜,色润诱人,民间取“高”的谐音,有“节节高、年年高”的叫法,是婚丧寿宴、礼宾待客的上乘佳品。

  15.掐圪瘩(杂面)

  【原料】普通白面粉或白面掺高粱面。

  【和面】基本与擦圪蚪和面要求相同,初时面可稍硬,放置约30分钟至1小时,面团醒匀后揉匀,此时面握手中柔韧,软硬适度。

  【制法】醒面揉匀后,揪出约拳头大小面团,捏成长条片状,厚约0.5cm,搭于手背,右手掐面时左手持面,则搭绕于左手背,反之搭于右手背,令面条外露出持面一手指端外2-3cm,待前端锅内水沸后,右或左手食、拇二指从面条外露端部,快速掐下约一分硬币或指甲盖大小的小面片,随掐随捻,使面片呈中间薄、四周略厚的凹形面弹入沸水中,掐入锅内的面片适量并熟透后,捞出浇卤或炒食。

  【特点】状似鼠耳,爽滑可口,又不需任何工具,加工方便,尤其配以卤汁或蔬菜调味时,每块面中凹陷部分都可蕴积少许调味汤汁,增加可口性,为当地主要面食之一。

  【诀窍】和面水过多则粘手又不利成形,水过少则面干,不易捻成凹陷状,食用时干涩不爽。若面稍硬,放置醒匀后,一般便软硬适中。掐时要干脆快速,以免出现拉断、毛刺、边缘不整;掐时还要避开锅的正上方或蒸气密集处,以免蒸气烫伤或面条发粘。

  16.掐圪瘩(白面)

  【原料】白面一斤。

  【辅料】香油1.5两。

  【制法】用冷水把面和起(硬些),用冷水斩出来,揉光,撕成小块按扁,抹上油,锅开了,用手指头撕住面,往上撕地卷起来(成为黄鼠耳朵样子)扔进去煮一会即成。

  17.抿圪蚪

  【原料】普通白面粉、或白面掺绿豆面、高粱面。

  【和面】和面程序与擦圪蚪相同,但加水量较多,面团较软,和好后,需略放置醒匀。

  【制法】面团醒匀后,揪成大似拳头的面块,置于抿床(当地加工的专用面食工具,用薄铁板每隔1厘米以上打一排错位圆孔,直径0.3-0.4cm左右,固定在木架子上)板上,用木质抿拐子反复滑解挤压,使面团受压分别由各小孔圆形条状入沸锅中,如无抿拐子,也可以参照擦圪蚪加工方法抿入,只是用力时由上往下压的力量相对要大一些。

  【特点】形状圆润,美观,配以辣味卤汁或葱、姜、香菜、香油,除常用佐料外,辅以陈醋、薰醋,是清汤面食的最佳面食。

  18.河捞

  【原料】白面或白面加绿豆面。

  【和面】和面用水要求同抿圪蚪,面团比之更软,以难以堆放成形为度。

  【制法】醒匀后的面团揪成约茶杯大小的面块,略揉成粗条,塞入河捞床槽内(河捞床的专用工具,钉好的平木架两端加底座或木腿,木架中间掏空后安置一铁筒状容器,底部封闭的一铁板上凿细孔),面团置于槽内后,持压柄一端固定于木架,柄中间安装木质压柄或圆铁棍,粗细约10cm左右正好与内径同,用力挤压,使面受挤呈圆粉条状漏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配料同抿圪蚪相似。

  【特点】条长且匀,易熟,口感滑溜。

  19.擀面

  【原料】白面或白面掺加高粱面。

  【和面】室温水,可略加少许盐,化匀后边加水边搅拌,直到面粉大部拌成絮状后,揉压成团,放置醒匀,和成的面团要求既无干面又要光滑且较硬。用手揉压成厚饼状,用擀面杖将面饼转圈擀开,擀到可卷在面杖上时要随擀随洒面扑(干面粉),以防粘连。擀成薄皮时,或反复叠卷或卷在杖上纵向切开,依个人食用习惯切成粗或细匀称的面条,或柳叶、菱形,入沸水煮熟。

  【特点】形状美观,辅以调料、蔬菜,色形味俱佳,是主要面食之一。

  【诀窍】和面时加盐会使面条不易折断、韧劲强。面稍硬但要适度,过硬则切时易出面刺,过软则易粘结成块。

  20.搓鱼(方言钱鱼)

  【原料】白面或白面掺入少许高粱面。

  【制法】白面用室温水和成面团,软硬似掐圪瘩面,先揪出小面团,揉成指头状条,夹于食、中指间,向手掌心部略露一端便于揪取,以另一手揪取约玉米粒大小的面团二至三个(视熟练程度,初学可从一粒面团开始),错位放于掌心,两手掌相搓,使面粒呈梭状,约1寸长后压扁,拨放于面案或盘中,施以面扑(洒干面粉),以防粘连。搓至所需食用量后,入沸水中煮熟捞出。

  【特点】形似鱼儿状,入口滑爽,咀嚼有力,可浇卤,肉丝或蛋炒口感更佳。

  21.圪朵朵(方言圪堆堆)

  【原料】白面、或白面掺入少许高粱面。

  【和面】用搓鱼和面方法和面。

  【制法】起始方法同搓鱼,将面揪成如大豆或熟黄豆大小的小面团置于手掌心,另一手拇指摁压滑行,使面呈卷曲形,先置于面案板或盘中,施以扑面,防粘连,抿够所需用量后入锅煮熟。

  【特点】易粘调料,口感柔韧,咀嚼有力。

  22.切板板

  【原料】高粱面、白面或两面相掺

  【和面】高粱面用温水和起,如掺白面需待面温凉至室温;白面以室温水和起,软硬适中。

  【制法】将面擀成宽约7-8cm,厚约0.5cm长条片状,用刀切成薄片状面条,切时刀距掌握在0.1-0.2cm间,随切随拔放入沸水中,煮熟捞出。

  【特点】吃时口感韧劲,调以辣椒西红柿汁或辣椒炒酸菜,独具风味。视个人口味,也可配其它菜蔬调料食用。

  23.蘸片子

  【原料】白面。

  【和面】和成手擀面面团,也可略软于擀面面团。

  【制法】将面团擀成薄片,施以扑面,切成宽3cm左右长约10-15cm面片,入锅煮熟后捞出即可蘸调料汁食用,也可浇以冷水以防粘连。蔬菜可单独调入食用。调制蘸料以酸、辣为宜,可与切板板调料相似。

  【特点】捞出后蘸以备好的调料汁食用,口感好,易消化。

  24.握溜溜

  【原料】高粱面。

  【和面】热水和成软面以手握面不会自动流溢为度。

  【制法】抓取一小块,将面略用力挤握,使面从五指缝间挤出呈不规则条状入沸水煮熟。

  【特点】易消化,是低糖、低脂饮食,辅以辣椒汁炒酸菜或西红柿口感较好。

  25.焖面

  【原料】精白面粉、豆角或不易吸水的块茎类硬质蔬菜。

  【和面】将面粉用室温水和成擀面样面。

  【制法】将面团擀成薄片,切成短面条或斜面条待用。将豆角洗净抽丝,折断或切丝然后入铁锅内炒,待调料均匀炒粘于蔬菜时,加水到将漫住炒菜,将切好的面条,均匀逐层摊撒到菜上,加盖后温水蒸腾。待面、菜同熟,即水刚好用完而菜和面均焖至熟透时,离火拌匀面、菜即可。

  【诀窍】撒入面条后切不可搅拌。如中间发现水少,可揭盖将调料水均匀细密撒入面上或顺锅壁轻轻流下。

  【特点】入口香味极浓,营养丰富,炒菜时可依个人口味加入少许肉丁或肉片,熟后食用时拌以青辣椒、葱、蒜研细捣汁的佐料或清炒青辣椒口味更佳。

  26.喔喔饭

  【原料】白面。

  【和面】同擀面方法同。

  【制法】将所需蔬菜炒至快熟时加开水,撒入擀切好的面条同煮,加锅盖。随着锅内汤汁减少,蒸气由锅底上冲,形成的锅面气泡破裂发出喔喔声响即可食用。

  【特点】面菜同煮,营养较全,调料均匀,别具风味。

  27.连米饭

  【原料】小米、白面或白面掺入少许高粱面、绿豆面。

  【和面】根据各人爱好和成擀面或擦圪蚪面。

  【制法】①将擀好的面切成面条或做成擦圪蚪待用。②锅中放水加入适量小米熬汤,小米煮开后煮入蔬菜,如白菜、胡萝卜、菠菜等,等水开时煮入面条或随手擦入擦圪蚪煮熟,食用油加热煎入盐、葱等,待油热之际烹入锅内即成。

  【特点】营养全面,油花满布汤中,别有风味。

  28.菜饭

  【原料】黑菜、白面。

  【加工】①黑菜制作:取新鲜干净的胡萝卜叶茎(多于秋季收获时采用),拣选后用水冲干净,以开水略浸煮,趁热(未二次污染时)捞出切成碎段。为防止二次污染,入瓮内加凉开水,上压青石使菜不暴露于水面外,隔离空气以防霉变。

  ②白面和成擀面面团或将面置于器皿中调成稀糊状。黑菜煮入锅内,待水开后将擀好的面条或面糊边缓慢倾倒入锅边,边搅边拌匀,煮熟后烹入热油煎好的佐料。同连米饭烹油方法相同即可。

  29.拉面

  【原料】精面2500克,水1500克,碱面25克,盐少许。

  【制法】①将面粉和盐面一并放入面盆中,一手倒水(水温要冬暖夏凉春秋温),一手和面,打成穗子,使面粉与水全部搀和后揉光成团,再用双手蘸水摸匀,摸到盆净面光,不粘手为止。用净布盖上饧约半小时。

  ②将碱面用水100克化开,成碱水。

  ③面饧好后,取二分之一面团用双手蘸抹碱水搓成长条,两手各拿面的一端,提离案板,慢慢溜条,即上下晃长,两手合拢旋成麻花形,这样反复晃动六七次后,当粗细均匀时入在条案上撒上干面扑滚匀后手提两端,离案甩成长条,再放在案上,去掉两头成对折两条,一手捏住两个端头,另一手的四指套在两根面条的另一端,悬空拿起,两手同时用力抻拉,并上下抖动,反复拉六七次。边拉边滚面扑,将面拉成细香炷粗的条(64根),下开水锅。将面均匀地撒在锅内,即成。

  【特点】柔软、筋韧、光滑。

  注:拉面是山西的名产,为山西省的四大面食之一。特别是晋中市平遥县的拉面最为著名,此面食适宜浇配打卤或各种浇头。拉面的技术性很强,要制好拉面必须掌握要领,即和面时要防止脱水,晃条必须均匀,出条要均匀圆滚,下锅要撒开,防止蹲锅疙瘩。拉面根据不同口味和喜好还可制成小拉面、空心拉面、夹馅拉面、龙须面、扁条面、水拉面等。

  30.刀拨面

  【原料】精面1000克,水500克。

  【制法】将面倒入盆里,用水和起(水温:冬暖,春夏秋凉),打起穗子,揉匀揉光,稍饧后,擀成1分厚、7-8寸宽的长条,然后撒上面扑(最好是精面扑)叠成六层,放在特制的光滑小木板(俗称拨面板)上,用特制的两头带把的拨面刀,两手各执一头,一刀一刀地往前面拨出,每分钟90刀,下锅里煮熟即成。

  【特点】面条呈三棱形。吃着筋滑利口。

  注:此面誉称山西平遥四大面食之一,晋中平遥人民普遍食用。吃时可配素荤浇头或打卤,吃汤面亦可。

  31.刀削面

  【原料】精粉1000克,水500克左右。

  【制法】将面放入盆中,加水和好,略饧,再揉匀揉光,揉成后头大、前头小的圆柱面形,左手托住和好的面块,右手执削面刀,先从面块的里端开刀。第二刀接前部刀口上端削出,逐刀上削,削成扁三棱形宽度相等的面条,直接削入开水锅煮熟即成。操作过程中,要掌握刀口与面块的角度。

  【特点】形为柳叶,三棱两端尖,标准长度不过25公分,吃时筋、韧、利口。

  注:此面食适于浇各种荤素浇头、打卤,亦可炒着吃。削面刀的铁片呈圆弧形。削面时掌握刀与面的角度,否则易削成片状。速度每分钟90根。此面食用比较普遍,各地均有。

  32.剔尖(白面)

  【原料】面粉1000克、水600克。

  【制法】将面倒入面盆,先用500克水把面和起(水温“冬热夏凉春秋温),再分别将余下的水扎入面内,双手揣匀,揣到盆光、手光、面光为止,用净布盖上,饧半小时。饧好后取二分之一放入挤满盘,左手托盘徐徐旋转,右手拿一根竹尖筷子(长一尺二寸,一头削成三棱形的特制竹筷)。用筷子贴住盘边由上而下,拨成两头尖、三寸长的鱼肚形条,直接拨入开水锅里煮熟即成。

  【特点】光滑筋软,易消化。

  注:剔尖是山西晋中平遥人民最喜爱吃的一种面食,口感最佳。吃时配浇生煎猪肉味道最美、也可以配浇其也荤素浇头或打卤,炒上亦可。

  33.剔尖(杂面)

  【原料】白面、白面掺加绿豆面或高粱面。

  【和面】将面置盆中或其他器皿中,由干到湿注水调成稀糊状,调匀。

  【制法】将糊状调好的面置于碗中,一手持碗略倾斜于锅上,使面糊将溢出碗沿,另一手持一稍细、削尖的竹筷(也有专用的铁杆子),将溢于碗沿的稀面顺势拨入锅内,煮熟后呈不规则的条状面食。

  【特点】易消化,类似于拌汤类面食。

  34.小拉面

  【制法】将和好的面,放在案条上,揉匀或搓成长条,双手提两端稍晃,但手不须蘸碱水。然后撒面扑,再搓成长条状,捏成片形,略饧后用刀横切成小手指粗,撒匀面扑或抹匀香油,逐根或几根并拉,拉成细条投入沸水锅内,煮熟即成。

  【特点】此种制法并不用碱,味道纯正,制法简单,一般为家庭所用。

  35.揪面

  【原料】精面500克,水250克。

  【制法】将精粉倒入盆内,一手浇水,一手和面(水温:夏凉、春秋冬暖),打成穗子和成面团,揉匀揉光,稍饧后,放在案板上,擀成约2公分厚的大片,用刀切成1寸左右宽的条,然后左手拿条,右手将面揪成拇指头肚大的小片,投入开水锅里煮熟即成。

  【特点】做法简单,吃着筋滑,适于浇各种荤素浇头,打卤,亦可煎炒而食。

  注:此面为晋中平遥常吃的一种面食。

  36.擦圪蚪

  【原料】精面500克,水250克。

  【制法】把面倒入盆里,加入水搅匀,团成面团即可(不能多揉,水温是冬春热夏秋暖)。然后将扁眼“擦子”横架于锅沿上,左手按住擦子一头,右手握一块面,放在擦子上向前方一下一下地推擦,使面擦在开水锅里煮熟即成。

  【特点】曲花短条,易嚼,好消化,筋滑利口。

  注:此面还宜配用高粱面、细玉米面、杂豆面进行擦制,味道和口感别具特色。

  37.猫耳朵

  【原料】精面500克,水250克。

  【制法】①将面倒入盆里,加入水和起(水温:冬热、夏凉)打起穗子和成面团,揉匀揉光。

  ②面团稍饧后上案,再次揉光,擀成约2分厚的面片,撒上面扑,用刀划成1寸宽的长条。然后左手执面片,面片头端朝上,右手食指和拇指揪下指头肚大小的面块,反方向搓捻(即食指朝下捻,拇指向上搓,一般是连揪带搓,同时操作),使面块成为猫耳朵形(凹肚形),使它从手的上端(即脸的前端)翻跳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出即成。吃时可配各种素荤浇头,亦可配以素荤佐料制成各种炒面。

  【特点】形如猫耳,利、滑。

  注:猫耳朵吃着筋滑利口,深受群众欢迎。

  38.猪肉炸酱面

  【原料】肥瘦猪肉250克。

  【辅料】花椒油75克,酱油50克,豆瓣酱50克,葱、蒜、姜各少许,湿淀粉适量。

  【制法】①将猪肉剔筋剁成米粒小丁,葱切成葱花,蒜切片,姜切成末。

  ②炒勺上火放入花椒油,待油热后投入猪肉小丁(或末)进行煸炒,待肉丁(末)水分煸尽即将出油锅时,加入豆瓣酱、葱花、蒜片和姜末,再略微煸炒,然后加入酱油、盐、味精、绍酒和少许高汤略炒,即成猪肉酱。

  【特点】制作容易,香而不腻。

  注:猪肉炸酱分干稀两种,可根据不同口味和喜好随意选食。如喜吃牛、羊肉者,亦可使用牛、羊肉制作,制法类同。

  39.鸡蛋炒饭

  【原料】鸡蛋2个,煮熟拨鱼150克(约含干面量,其他各种面食亦可)。

  【辅料】食油80克,蒜苔段50克,酱油、花椒、蒜片、姜末、精盐、葱花各少许。

  【制法】①鸡蛋磕入碗内,加少许精盐搅匀。瓢上火放食用油40克,待油热后,倒入蛋液炒成碎蛋块,盛入碗内备用。

  ②瓢重新上火放食油40克和少许花椒,油热后,捞出花椒,投入葱、姜、蒜、蒜苔段及拨鱼翻炒,随后加入酱油、鸡蛋块,翻炒片刻,盛入碗内即成。

  【特点】香醇不腻,软嫩适口,富有营养。

  40.什锦炸酱面

  【原料】春笋、香菇、水发腐竹、油豆腐、豆腐干、油面筋、黄瓜、鲜蘑菇各50克,鸡蛋2个、豆瓣酱50克。

  【辅料】花椒油100克,葱花、姜末、蒜片、精盐、味精、湿淀粉、香油各少许。

  【制法】①将春笋、香菇、鲜蘑菇、腐竹、腐干、油豆腐、黄瓜等切成筷头丁。鸡蛋磕开加入少许味精入油锅炒熟,拨散(或切成小块)。

  ②锅上放入花生油,油热后,放入豆瓣酱煸炒一下,郁后投入葱花、姜末、蒜片略炒,然后再放入切好的什锦菜丁煸炒,加入食盐、味精翻炒,再加入炒熟的鸡蛋及高汤200克左右,勾少许粉芡,淋入少许香油即成。

  【特点】味鲜清素,一般为素食者所用。亦可添加或更换为肉丁、火腿丁、虾丁、海参丁、鱿鱼丁等,烹成荤什锦炸酱,制法相同。

  41.羊肉水饼

  【原料】白面500克,羊肉250克。

  【辅料】花椒水150克,酱油50克,胡萝卜500克,大葱100克,香油50克,姜末少许,味精、精盐适量。

  【制法】①将胡萝卜剁烂,压出水分(注意勿挤得太干)。②羊肉、大葱分别剁碎。③先把羊肉放在盆里,加上酱油、味精、花椒水、姜末和精盐,反复一顺搅起,再将胡萝卜、大葱末倒入一起拌匀。③把面和好,揉光稍饧后上案搓成长条,揪成60个小剂子,按扁,擀成小圆片。④一手托面皮,一手用筷子将馅放在皮上,然后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将皮捏住。⑤下入开水锅煮10分钟左右即成。

  【特点】馅嫩,滋味醇香。

  42.糖饼子

  【原料】白面五斤。

  【辅料】油一斤、碱子少许,糖面,酥子(面:油=3:7)。

  【制法】从五斤面内取出七两,再取三两油拌成酥子。再取出半斤面蒸熟,和糖配在一起,把一两油加入拌匀。把剩下的面用温开水和起,擀开,把酥子擦上卷起来,成细条,撕成50个小块,捏成皮,包上糖面,压扁,十字擀两下。等鏊子烫手时,面向下齐放入周围,烫住皮后,再把背面向下,在烤箱内烤熟即成。

  【特点】外酥里甜。

  43.油旋子

  【原料】白面10斤。

  【辅料】油2斤,食盐,碱面少许,底油。

  【制法】从十斤面中取出七两,再用油三两和食盐拌成酥子。再用1.8斤面起成起面,和剩余的白面用温开水和在一起,撒上少许碱子揉匀,撕成50块,一只手拿面一块,把面推开,将酥子抹一点,卷起来,用刀从中切开,两块并在一起,再盘成圆卷,按开擀开,翻过来把面上抹上少许油,鏊子烫起手时放上,烫住面,烤到八成时,翻过来再烤一会儿即成。

  【特点】入口绵香。

  44.半圪塔酥饼子

  【原料】白面十斤。

  【辅料】油二斤、食盐三两、碱面少许。

  【制法】从十斤面中取出三两,和食盐、油拌成稀酥子,再用1.7斤起成起面,剩下的面用温开水和得稍硬些,加入起面和匀,撒上碱揉匀,滚成细条,撕成25块,每手各拿一块推开,把酥子抹上卷起来,用手包成圆形,用刀把周围旋开,按扁擀成圆形,鏊子烫起手时,放在周围,烫住皮后,用刀从中切开,翻转再烫一会儿,面向里下炉烤到五成熟,翻转再烤一会儿即成。

  【特点】外焦里嫩,美味适口。

  45.半圪塔油旋

  【原料】白面十斤。

  【辅料】油二斤、食盐二两、碱面少许。

  【制法】用白面七两、油三两和食盐拌成酥子,再用1.8斤面起成起面,和剩余的八斤用温开水和在一起,撒上少许碱子揉匀,做成细条,撕成25块,一只手拿一块,把面推开,把酥子抹上卷起来,并再次卷回来,按开擀开,翻转把面上抹上油,鏊子烫起手放上,烫住皮从中切成两半,面子向里烤到八成时,翻转,再烤一会儿即成。

  【特点】入口绵虚。

  46.烤格扭子

  【原料】白面十斤。

  【制法】用三两白面和食盐、油拌成稀酥子,再取出1.7斤起成起面,用温开水和的稍硬些,加入起面和起,撒上碱子揉匀,滚成细条,撕成50块,把块推开,抹上酥子,分开拆迭成块,按扁,扭住,鏊子烫起手时放入,烫住皮时,下炉面向上平烤到对称,翻转再烤一会儿即成。

  【特点】外焦里脆,入口甜香。

  47.牛舌头

  【原料】白面十斤。

  【辅料】小豆1.3斤,白糖、红糖各一斤,玫瑰一两,香油三斤半(麻油也行),水粞二两,碱面五钱。

  【制法】将小豆煮熟,在锅里炒出来凉干磨成细面,用小箩箩出来,把红糖、白糖、玫瑰和豆面搅匀,用半斤油和起,再从十斤面中取出二斤,用一斤油把二斤面和起。把剩余的八斤面和二斤油、水粞、碱面,用温开水和成掐圪瘩面,擀开把酥子擦在面上卷起来,滚成细条,撕成100小块,把每小块按开,把配好的澄沙馅包入面内,按扁擀成长方形,折回来用小擀杖当中轻轻擀一下,成为牛舌头,上面抹少许油,鏊子热了时放入,来回转动,面向里放入炉内,烤到五成熟,翻转再烤一会儿即成。

  【特点】酥甜美味。

  48.起面饼子

  【原料】白面十斤(制成品50个)。

  【辅料】油一斤、食盐三两、碱子半两。

  【制法】先从十斤面中取出二斤面起上,再取出三两面和食盐、油拌成糊状,剩余的面加入碱子,用温开水和成比掐圪瘩面硬些,滚成细条,撕成50块,一块一块擀开,抹上酥子卷住,扭住,按扁擀开,放入鏊子上,烤的烫住皮,面向里下炉,熟到五成时翻转,再烤一会儿即成。

  【特点】外焦里虚。

  49.烙饼

  【原料】白面一斤(制成品六个)。

  【辅料】油一两、食盐少许。

  【制法】将面用温开水和起,擀开,把一半油与食盐抹上,卷起来,撕成小块,擀开抹上油,上鏊子两面烫成金黄色,熟了为止。

  【特点】美味可口。

  50.葱花烙饼

  【原料】白面一斤(制成品六个)

  【辅料】油一两、食盐少许、葱花一两

  【制法】把面用温开水和起,擀开,把葱花一两、一半食油、盐拌起,抹在面上卷起来,撕成小块擀开,抹点油,在熬子上烤到五成左右,成为金黄色即成。

  【特点】外焦里嫩,干巴脆。

  51.香猪油烙饼

  【原料】白面一斤(制成品六个)。

  【辅料】香猪油二两,葱花一两,五香粉一袋、生姜米、食盐少许。

  【制法】将面用热水和起擀开,再把香猪油剁碎,把葱花、生姜米、料面、食盐加进去剁成馅子抹在面上,卷起来撕成小块,擀开扭住再擀成圆形,在鏊子上两面烫到五成左右,成为金黄色即成。

  【特点】荤素美味。

  52.南瓜糊塌

  【原料】白面一斤(制成品十个)。

  【辅料】南瓜半斤,料面、食盐、葱花少许,油半两。

  【制法】

  把南瓜擦成丝,和面拌起(软一点),再和辅料拌匀,鏊子热了淋少许油,把面用小铁勺放在熬子上,摊平(圆形),两面烤焦即成。

  【特点】美味可口。

  53.茭瓜(西葫芦)糊塌

  【原料】白面一斤。

  【辅料】茭瓜半斤(辅料同上)。

  【制法】(同南瓜糊塌一样)。

  54.蒸饺子

  【原料】白面一斤、羊肉半斤。

  【辅料】胡萝卜一斤、大葱半斤、生姜二钱、海盐一两、胡麻油一两、香。油五钱、五香粉一钱。

  【制法】用温开水和起面,先把羊肉、大葱、生姜剁在一起,胡萝卜削了皮剁碎,然后和肉馅放在一起,制成馅捏起来,一斤面做三十个,上笼蒸半小时即熟。

  【特点】味美好吃。

  55.蒸包子

  【原料】白面一斤、羊肉半斤。

  【辅料】胡萝卜一斤、大葱半斤、生姜二钱、胡麻油一两、香油五钱、五香粉一钱、碱面二钱。

  【制法】把白面起了,用碱水放正,先把大葱、羊肉、生姜剁在一起。胡萝卜去皮,洗净擦下,剁碎,然后和辅料剁在一起,一斤面做二十个,上笼蒸半小时即熟。

  【特点】外焦里绵,味道很好。

  56.生炸油糕

  【原料】软米一斤、红小豆(芸豆)三两。

  【辅料】红糖六两、桂花酱少许。

  【制法】把软米泡上一夜,再用清水冲两次,碾成细面。把小豆煮熟,放在筛子里拿木勺抿烂,再拿布包澄出来炒一下。把红糖、桂花酱放在一起成馅,再用温水把糕面和起成面席,揪成小剂,把小剂捏成皮,包入馅子,捏好。过油炸出来即成。

  【特点】外焦里绵,香甜好吃。

  57.枣糕

  【原料】软大米一斤、红枣6.5两。

  【辅料】胡麻油二钱。

  【制法】将米泡上一夜,用清水冲上两次,碾成细面,把红枣蒸熟,用专制蒸笼连锅坐在火炉上,放一层面,加一层枣,五六层时加盖蒸二十分钟后,下笼晾凉,用刀切开食用。

  【特点】又软、又甜、又好吃。

  58.枣儿油炸糕

  【原料】软米一斤、豇豆四两、红枣八两。

  【辅料】胡麻油四两。

  【制法】软米泡上一夜,用清水冲上两次,碾成细面,上笼蒸成面席,把豇豆、红枣蒸熟,用勺子擦烂,一斤做三十个,过油炸出来即成。

  【特点】外焦里绵,香甜好吃。

  59.云子糕

  【原料】软米一斤、红枣六两。

  【辅料】胡麻油二两。

  【制法】把软米泡上一夜,用清水冲上两次,碾成细面,用笼蒸成面席,把红枣蒸熟,把糕面擀开,将红枣包在里头,卷住,用刀切成小块,过油炸出来即成。

  【特点】味美好吃。

  60.紫色糕

  【原料】软大米六两。

  【辅料】

  核桃仁、甜杏仁、瓜籽仁、花生仁、桃仁各二钱,白糖四两,熟白面四两,油四两,芝麻、青丝、红丝、桂花酱、玫瑰各少许。

  【制法】将软大米洗净,用冷水浸泡一二个小时,换水洗净,放在碗内,加适当的水上笼蒸熟。把白糖三两、熟白面、五仁(把五仁剁碎),少量油、水、芝麻、青丝、红丝、桂花酱、玫瑰和成馅子,把蒸熟的软大米揉好,用手做成十二个小圆形片,把馅加入做成板糕,下油锅炸熟后,夹入盘内,洒上青红丝和白糖即成。

《【山西的各种小吃的做法大全】山西的各种小吃的做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山西的各种小吃的做法大全】山西的各种小吃的做法】相关文章:

山西省应县教育局招聘音乐教师16名通知范文(精选五篇)11-23

山西吉县公开招聘40名幼儿教师方案范文七篇11-23

2023年山西经济师考试合格标准每科84分【荐】11-23

2024山西初级经济师报名时间预计7月-8月【荐】11-22

2024年山西初级经济师报考需要什么条件【精选】11-22

山西吉县公开招聘40名幼儿教师方案(合集七篇)11-22

山西省高考录取分数线范文汇总四篇11-22

2024年山西中级会计职称报名条件是什么【热】11-21

2023年下半年山西自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荐】11-21

2024年3月山西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时间2024年1月开始【荐】11-21